首屆中華文化節 以藝術之眼發掘華夏文化之美

中華文化節開幕演出,邀來北京歌劇舞劇院力作《五星出東方》。作品靈感來自新疆和田地區尼雅遺址出土的、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字樣的漢代織錦護臂。從這一國家一級文物展開想像,透過漢朝戍邊將領「奉」,在精絕古城與北人首領之子「建特」、精絕首領之女「春君」的交往,演繹民族之間的動人情誼。

舞劇《五星出東方》

讓文物活起來 以舞蹈講故事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向記者介紹道,這將是北京歌劇舞劇院第一次來港演出,實是寶貴的交流機會。「這台舞劇藝術標準高,演出規模大,我們希望全面展現其整體狀態,在演出規模和演員人數上都是按照內地演出的原版作品來呈現。也特別希望藉此感受香港觀眾對於舞劇的反饋。」她分享,現在內地舞劇的創作及呈現方式越來越多元化,近年來,觀眾群體愈發穩固,也越來越多年輕觀眾入場互動,「我們也想看看香港的演藝生態是怎樣的,而通過作品,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化的交流。」

作為大型舞劇,《五星出東方》的亮點何在?「讓文物活起來,以舞蹈講故事。」董寧如此為舞劇定調。她介紹道,舞劇中的三位主角代表中華各民族,隨着他們故事的推展,民族交流的生活圖景被鮮活展現。「裏面的人物尤其鮮活,形象的塑造有着導演非常的巧思。每一段的群舞都有內在的文化意蘊,這是一個極具中國審美的作品,能代表當代中國舞劇的一個高度。」

雖然鋪展的是關於歷史與民族的宏大命題,但舞作卻極富青春與時尚氣息,「是這麼好看!」董寧爽朗地笑說,編導王舸為作品融入了輕喜劇的角度,笑中有淚、舉重若輕的處理手法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到現在為止,我碰到有觀眾最多看了15次,因為每一次看都能發現新的維度和情感。」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左三)、編導王舸(左四)與《五星出東方》演員一起擺出「五」字手勢。

考古+想像 呈現2000年前舞蹈

《五星出東方》的舞蹈融合了漢唐古典舞、西域舞等多舞種,亦加入了現當代舞蹈的元素,展現豐富色彩。「到底2000年前的那塊土地上跳着什麼樣的舞蹈,穿着什麼樣的服裝,是怎樣的場景,都要通過文物的記載,以及當地博物館中發掘的素材去找尋。」董寧說,舞劇的創作亦如同考古,但在發掘外,還要融入豐富的想像,才能呈現出獨特風格。

總編導王舸向記者介紹道,舞劇中有着不同地域與時空的穿梭,「從現實的考古穿到西域,西域穿到大漢……這裏面的舞蹈,便有多種。漢朝有漢朝舞,西域有西域舞……各種舞蹈的展現其實不難,難是難在,一個北人,一個漢朝將軍,還有春君,當三個人同場時該如何呈現?」舞蹈中的<市集>一段便是如此,三個從外形到衣着都風格迥異的人物,在同一畫面中起舞,其間的處理有年輕人特有的青春洋溢,亦有不少錯位與詼諧。「春君像一個黏皮糖一樣把另外兩人拽在一起,在這個拉扯間來形成三人舞的構成。我在其中找的不是動作,而是人物感和性格感,靠人物關係去構成舞蹈。」

多個國家級演出陸續有來

除了《五星出東方》外,更多國家級演藝節目陸續有來。今年1月曾為香港觀眾帶來《只此青綠》與《詠春》的「舞壇雙子星」周莉亞、韓真將攜手寧波市演藝集團,帶來另一荷花獎獲獎作品《花木蘭》。中國雜技團一眾頂級雜技演員將呈現《青春ing》,結合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新技術,演繹多個高難度表演項目。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則將再次訪港,帶來《三打白骨精》,梅花獎得主楊霞雲及樓勝將再次為觀眾一展絕學。

舞劇《五星出東方》劇照
◆舞劇《花木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