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藝術名家「古今對話」 「中西互鑒」精品盡顯融合之美

呂書練

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的首届「藝文香港」國際盛會已圓滿結束,活動最大特色是展示了六名現代藝術大師齊白石、吳冠中、徐悲鴻、陳樹人、傅抱石及林風眠的經典作品,以及八名居於世界各地的知名當代華人藝術家的重要作品,而且,這些藝術家及其作品有一個共同特色是,其創作都融合古今、東西文化元素,從而體現大會主題「古今對話 中西互鑒」。且該我們來重溫或讓錯過現場參觀的讀者在這裡欣賞各畫家及其部分精品。

展覽現場:牆上乃章燕紫組畫《她的24章節》,中間的裝置也為其作品《至樂無樂》。(香港文聯網)

現代藝術大師展區

進入展場,左邊有一幅「高高瘦瘦」的水墨設色紙本《梅竹》,正如其名,由竹子、梅花和石頭組成,是兩代畫家齊白石(1864–1957) 與徐悲鴻 (1895–1953)於1945年的天合之作。畫中由後輩徐悲鴻畫竹、石,齊白石補梅,梅花低調地隱現於竹石之間,反映當時年逾八旬的齊白石在忘年知己面前的謙虛。

忘年之交齊白石和徐悲鴻的合作畫《梅竹》。(香港文聯網)

徐悲鴻對香港觀眾來說相對陌生,時任建國後中央美術學院首届院長的他58歲就病逝。曾留學法國的他主張用西方繪畫的寫實技巧改革中國畫,並強調藝術的思想內涵,作品以人物、走獸和花鳥為主;但一些集郵愛好者或會記得他畫的奔馬題材作品,1978年國家郵電部選取了他的10幅《奔馬》作品,發行了同名郵票10枚以及一枚小型張《羣奔馬》。在畫中,這些造型生動的馬兒不受羈絆、自由自在地馳騁在祖國大地。不過,這次大會展出的作品是《喜鵲‧松樹》,據說,徐悲鴻曾以此作品贈予著名抗日愛國將領于學忠,以表達崇高的敬佩之情。

徐悲鴻的《喜鵲‧松樹》。(香港文聯網)

林風眠(1900-1991)和吳冠中(1919–2010)是兩位跟香港有淵源的藝術家,也較為港人熟悉。前者是上世紀進入二十年代前流行的留法勤工儉學學生,乃中國現代美術的啟蒙者和融合中西的中國現代繪畫開創者之一,也是民國時代「四大校長」之一(指四位擔任美術高等學府校長者),他晚年移居香港,並逝於此。他的作品常用明亮的色彩,這次展出的《花卉》正是其風格的體現,構圖飽滿、色彩豐富,顯示受到法國印象派影響。

林風眠的《花卉》。(香港文聯網)

吳冠中乃江蘇宜興人,香港藝術館就藏有多幅他畫的江南水鄉風景畫。至2018年,他生前和故後其家人合共六次捐贈畫作及個人文獻給香港藝術館,累積達450項,令香港藝術館成為全球擁有吳冠中作品最多及最豐富的藝術機構,該館也不時展出他的作品。吳冠中的作品無論是黑白或彩色,皆予人層次感,線條簡練抽象,感情強烈,具探索性。這次展出的《冬雪》描繪他北京刹海寓所附近的雪景,這是他中年經歷磨難後之作,畫中的雪景多一些綠意,反映畫家的企盼。

吳冠中的中年之作《冬雪》。(香港文聯網)

此外,現代藝術大師展區尚有「新山水畫」代表人物傅抱石(1904–1965)的《山水》、「嶺南三傑」之一陳樹人(1884–1948)的《松雀圖》。

傅抱石的《山水》。(香港文聯網)
陳樹人的《松雀圖》。(香港文聯網)

當代藝術家展區

當代藝術家展區共展出八位現居住在不同城市的藝術家,其創作風格不但反映其對藝術的探索和創新,也有明顯的人生烙印。根據策展人焦天龍主編在場刊介紹,現為上海復旦大學教授的王天德是中國前衛水墨畫家的開創者之一,「他獨創的燒燻水墨畫,用香燙的形式將山水與宣紙層層疊加,開創了極具感染力的新水墨風格。」

王天德共有5幅/組作品參展,其中由一幅九聯作和李宗潮行書應物詩組成的《廬茨三水圖》佔了展場一邊牆,吸引眾人圍觀。此乃藝術家追隨明末清初畫家項聖謨的《三招隱圖》重遊富春山時,夜遇狂風暴雨,日見雲開天晴,一家人在江面泛舟看到的景象。遂在今年上海疫情封控期間在家創作。

王天德的組畫《廬茨三水圖》。(香港文聯網)

林天行是香港人熟悉的水墨畫家,他對中式田園山水情有獨鍾,卻注入現代都市水墨元素,從而建構現代重彩超現實意味的新美學觀。他在接受訪問時透露,這次參展的5幅作品都是專門為這次活動創作的,全部表現他觀察到的當下香港景象。其中《海的故事》就將寫實的香港碼頭及其輪船上的輪胎抽離出來,以一種抽象的符號構成畫面,令人感覺到時間和速度,也折射出香港的生活節奏。

「尤其是香港的碼頭,因為代表香港面向世界。」他向筆者解畫:「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多元文化交匯,開放自由,往來的承接就是通過大海。再以篆書和隸書筆法,採用縱橫交錯的線條,構成一個三維空間的畫面,並用色彩的光影來表現勃勃生機的景象。」

林天行作品《海的故事》。(香港文聯網)

現居北京的郝量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對他來說,中國水墨畫不僅是關於繪畫技藝與生命中的相互豐富,更是人對自身和世界關係不斷追問和相互反映的過程。所以,他也透過作品反思過去與未來之間,感知和探測人類在歷史和宇宙中的位置。他這次共展出3幅作品,畫面乍看暗沉、模糊,靜心細觀卻内有乾坤,包括《套數‧秋思──牛羊野》、《嘒彼小星》和《神曲之一》。後者的靈感來自意大利詩人但丁同名長詩之「地獄篇」,描述但丁迷途時在一個黑暗的森林遇見豹、獅、母狼三獸。所以,畫的表面是一張若隱若現的鐵絲網,其實網後有人,有樹,有動物。

郝量作品《神曲之一》。(香港文聯網)

現任教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謝曉澤開始是學西方繪畫的,關注知識和資訊對人類歷史帶來的影響,常以報紙、書籍、文檔為創作媒介。早年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讀書,後來去了美國留學並留下居住,兼具東西方生活經驗,其創作也反映了東西方文化交融。

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4幅敦煌藏經洞系列和一組3幅的《東西方寰宇圖》,前者靈感來自2017至2018年在敦煌研究駐地創作的構思,有濃郁的佛教味道;後者則並置了佛教宇宙結構和但丁《神曲》中地獄、煉獄、天堂的驗證層次,徵引中西方藝術中對於生死主題的不同表達。

謝曉澤三組畫《東西方寰宇圖》之其中2幅。(香港文聯網)

章燕紫是兩位參展女藝術家之一,現任中央美院實驗藝術學院教授的她較關注女性自身,並嘗試用畫筆去反映和協助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其以「止痛貼」和「紗布」為主體創作的《宮》和《痕》反映女性在生育過程中的痛苦;她的另一幅作品《至樂無樂》則由八幅作品圍成鐵柵欄,表現女生在生活中受到的「限制」。

章燕紫的《宮》(上) 和《痕》。(香港文聯網)

而以24幅構成的《她的24章節》組畫則借用中國傳統文化中「二十四節氣」概念,講女性的一生──從在母體中孕育的「立春」(造型像胚胎)開始,經成長中的「雨水」、少女時的「春分」,成年時的「小滿」、「夏至」,到中年時期的「大暑」、「立秋」,老去的「霜降」、「立冬」,以至「冬至」,最後以「大寒」結束女生約92歲的一生。從經歷過細雨春風、大暑大寒、跌宕起伏到歸於平靜。藝術家以生活中常見的蔬果包括草莓、桑葚、西瓜、木瓜等為素材創作,請觀者自己去「會意」當中的含意。

章燕紫的《至樂無樂》由八幅作品圍成如鐵柵欄般。(香港文聯網)

1989年畢業於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現景德鎮陶瓷大學)、主攻雕塑的劉建華作品也頗受關注,他的參展作品具有濃厚的成長烙印,分別掛在牆上、放在地上和桌上的3個作品《方》、《沙》和《盈》,令人跟宋瓷聯繫起來。藝術家在作品中加入不同的細節,將它們與強調使用基本點、線、面、塊的西式抽象或極簡區別開來。《方》通過古老的燒瓷工藝,加以個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隱喻現代人對物質的迷戀和不安,揭示當今社會的精神特徵;《沙》則以材料來類比自然現實中的視覺場景,用瓷製作的一堆堆沙的形狀,疑幻疑真。

劉建華作品《方》 (牆上) 和《沙》。(香港文聯網)

此外,現居上海的張恩利也以4幅巨型油畫《水》和《樹》參展,而被譽為「新一代藝術家中重要的繪畫實踐者之一」的70後女藝術家梁遠葦則送來受文藝復興畫家馬薩喬(Masaccio)濕壁畫啟發的「2017系列」作品4幅。

張恩利油畫作品《水》。(香港文聯網)
梁遠葦作品《2017 no 11》。(香港文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