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的「評論」——兼談文藝評論與具體藝術(下)

祝帥

三、「一般藝術評論」和「跨門類藝術評論」:兩種新的可能

還需要看到,將文藝評論與具體藝術門類並列,並不等同於簡單宣告文藝評論是一個藝術門類,已經成為眾多藝術門類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說,文藝評論與具體藝術門類的創作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雖然文藝評論並不同於美術、音樂、舞蹈等具體藝術門類,但類似「一級學科」和「專業學位」的關係那樣,完全可以和這些具體藝術門類在邏輯上既區分又並列,至少在現階段還不能夠說業已完成讓評論成為一種藝術門類的大業。但是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把文藝評論當作一種藝術門類來建設的起點。如果充分肯定文藝評論的專業性、科學性和創造性,則把藝術評論看作一種藝術創造的形式,讓評論躋身藝術的行列,體現了中國藝術學的制度自信,也自有其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

除此之外,將文藝評論作為一種獨立於各藝術門類之外的獨特的藝術形式來建設,還有利於促生一些新的學術創新的可能性,蘊藏着新的學術增長點。目前,在具體藝術門類評論的理論研究方面,學術界已經有了一些積累。在文學領域,我們所說的文學評論,在廣義上接近于「文學研究」,在狹義上則可以等同於「文學批評」。在文學批評中,由於長期的積累與發展,已經出現「新批評」「讀者反應批評」「結構主義批評」等專門的批評模式。在電影批評領域,也出現了「電影作者論」、「第二電影符號學」、「女性主義批評」等高深的批評方法論,以至於在西方,「Film Studies」已經逐漸形成一門獨立於藝術學、傳媒研究(Media Studies)之外的獨立研究領域。但是,如何將這些藝術評論領域的成果整合起來,並在其中增加帶有中國主體性的藝術門類評論的貢獻,建立中國藝術評論學科體系,也將成為中國文藝評論領域同仁的重任與方向。根據筆者的觀察與思考,「一般藝術評論」和「跨門類藝術評論」就是其中的兩種新的可能。

祝帥認為,文藝評論有利於促生一些新的學術創新的可能性。

先來看「一般藝術評論」。從實踐來看,如果藝術評論總是和具體的藝術門類捆綁在一起,那麼似乎沒有必要和具體的藝術門類切割開來。但是,如果存在一種「一般藝術評論」,因其不從屬於具體的藝術門類,則藝術評論就完全有獨立的理由。有學者認為:「藝術的一般就寓於藝術的個別存在之中,它就是藝術的一般本質、一般的規律,是藝術的內在的、必然的聯繫。」如果把這些具體藝術門類評論描述成具體的橘子、蘋果、香蕉等個體或「殊相」,那麼一般藝術評論面對的就是「水果」這一總體或「共相」的範疇。對此,西方哲學史上有著名的中世紀經院哲學「唯名論」和「實在論」之爭,顯然「一般藝術評論」的成立是建立在「實在論」的基礎上的,即「一般藝術評論」並不僅僅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實存在的實體。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一般藝術評論」的具體表現形式是甚麼?根據筆者的理解,這種「一般藝術評論」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類似「藝術學理論」那樣,研究藝術評論的理論,即「藝術批評理論」或「藝術評論學」。這是一種「元藝術評論」。相對而言,這種研究並不直接面對具體藝術門類的評論,而是要提煉、抽取各個具體藝術門類評論的一般性理論,它需要的是理論研究而非藝術創造的才能。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正如「藝術學理論」學科對應的是各個具體藝術門類共同的一般性原理而非哪一門具體的藝術理論,「宗教學理論」學科對應的是各種宗教的共同特徵而不針對哪一門具體的宗教教義,與此類似,「藝術評論學」針對的是美術評論、音樂評論、舞蹈評論、電影評論、設計評論等的共性。這種研究屬於一種「元研究」,可以稱為「元批評理論」或者「理論藝術評論」,雖然不具體指導具體門類藝術評論的實踐,而且學科規模也不可能很大,但體現了人們對於評論這種思維活動本身的總結與思考,有著重要的形而上的意義。眼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已經設置理論專業委員會,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等機構也宣告成立,這些組織都專門從事相關的研究,呼之欲出的「藝術評論學」也亟需建構起自身的學科意識和話語體系。

現任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羅中立是傷痕美術代表畫家,圖為他畫於1988年的油畫作品《歲月》。

另一層是對文藝作品提出一般性的總體評論。所謂的總體藝術評論,就是不特指哪個具體的藝術門類,而是對當代文藝現象總體提出一般性的批評。彭鋒指出:「如果將藝術批評的物件局限為藝術作品,不少人會認為範圍過窄,因為批評家通常也會談論藝術家和藝術運動,而且藝術作品與藝術家和藝術運動密切相關,將藝術家和藝術運動從藝術批評中剔除出去不是明智之舉。」改革開放40餘年來,我國出現的一些文藝現象經常是跨領域的,很難說從屬於哪一個具體的領域。比如改革開放之初的「傷痕文學」、「傷痕美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文化熱」、九十年代的「文化研究熱」、二十一世紀初的「漢學熱」和眼下正在流行的「國風國潮熱」等,都是橫跨多個藝術領域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藝術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及全國文代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多次對於文藝工作提出總體性的指導意見,強調「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提出「文藝批評要的就是批評」「剜爛蘋果」等具體的要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也指出文藝評論要「密切關注當下,跟上時代節拍,緊貼時代脈搏,轉換話語體系」。尤其是在當前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梳理、總結文藝評論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經驗,構建中國特色文藝評論話語體系等更成為文藝評論領域的中心工作。這些都體現出一種「總體藝術評論」的可能性。在當今,各具體藝術門類的發展,既面臨個性,也面臨時代的共性問題,比如服務國家戰略、謳歌時代人民、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講好中國故事等,這些問題都不是哪一個具體藝術門類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藝術界要共同思考、共同面對的問題,此時文藝評論家就不僅需要針對具體藝術門類提出批評,也需要能夠對時代的總體文化藝術發展狀況開展評論。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在第七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推優暨第三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雲發布典禮上。(典禮視頻截圖)

再來看跨門類藝術評論。強調批評之於藝術實踐的獨立性,還可能塑造一些跨領域的評論之間的對話。例如,由於美術、攝影、書法等領域各有獨立的期刊,屬於某個單一領域的評論家常常在平台方面就無法實現「跨界」,比如一些專業美術類雜誌就不會發表書法、攝影類的作品,但《中國文藝評論》則可以發表跨領域的評論。筆者注意到,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下設的專業委員會,並沒有採取根據具體藝術門類來設置的方式,而是採取了「藝術家族」的形式進行整合。這也是文藝批評獨立於具體專業領域之外的又一優勢所在。這種跨界,既可以讓同屬於某一特定藝術家族的藝術形式(比如同屬於造型藝術的美術、書法、攝影等)彼此之間求同存異、互通有無,也有利於跨越藝術家族的藝術形式(比如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之間開展對話、協同創新。眼下,當代藝術越來越從個別的專業領域變成一種大眾文化,藝術評論家「出圈」成為文化學者、時評家,拓展在藝術領域之外的影響力,也是未來的一種可能的趨勢。

綜合來看,這種「跨領域藝術評論」同樣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指跨越兩個或兩個以上領域的評論家。即同時從事多個藝術門類的評論,如同時從事美術評論、音樂評論、戲劇評論、影視評論等,這種評論所需要的才能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具體藝術門類的參與、理解和感覺,如同一般宗教學(比較宗教學)的創始人馬克斯•繆勒所說的「只知其一,一無所知」。在藝術發展史上我們常常看到各種各樣的流派,這些流派往往存在兩種可能性:或者是某一種藝術所獨有的,比如野獸主義或者抽象表現主義,這就是一些美術(尤其是繪畫)中的藝術思潮;或者是某種整體的文化藝術潮流,即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各種主要藝術門類中都出現了可以聚集在這種藝術流派下的實踐,比如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同時期的美術、音樂、舞蹈、攝影等多種藝術門類中都出現了類似的思潮。後面這種跨門類的流派,就需要跨門類的藝術評論家來積極主動建構和引領。這種人才非常少,但國內一些一線的評論家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這種趨勢。例如彭鋒、張頤武等評論家,他們並不局限在某一專門的藝術領域內,而是活躍於多個藝術領域之中,很難說他們是傳統的美術評論家、音樂評論家、戲劇評論家,還是電影評論家。既然「評論」已經提升到和具體藝術門類同等重要的並列地位,就應該在評論實踐、學科(獎項)設置、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領域努力扶植、培養、開拓。

香港雕塑家朱達誠的雕塑作品《家》。(香港文聯網)

另一層,則是指橫跨傳播學、工學、電腦,人工智慧藝術、數位藝術、藝術與科技等領域的「跨界評論」。當代藝術與科技的交融趨勢越來越明顯。一方面,當代藝術中不僅出現了新媒體藝術、設計藝術等領域,這些領域本身就是跨越藝術學和工學學科的,而且傳統的藝術門類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運用電腦、工學的方法進行創造,許多前所未有的設備、儀器、方法、思維被運用於藝術創作領域,比如用機器人進行書法、繪畫創作,基於程式化創意平台產出的設計作品,通過3D列印製作壁畫、雕塑或者裸眼3D等新媒體藝術等。另一方面,藝術研究越來越向社會科學展開,不僅在藝術品的行銷、傳播、管理、市場、產業等領域,如眼下NFT等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元宇宙、區塊鏈思維和平台的新技術、新理念也層出不窮,而且傳統藝術出現了通過各種媒體、網路等進行當代傳播、國際傳播等新要求,影視、綜藝、傳媒、互聯網也加速了文物、書畫等傳統藝術在當代觀眾乃至海外觀眾中間的影響力。這些問題都值得文藝評論家的及時關注與介入。此時,文藝評論家也應該積極拓展自己的視野,對種種新興的、跨界的藝術現象展開評論,為藝術發展提供人文批判和智力支援。學科交叉往往帶來學術創新的契機,從而讓未來的藝術評論的方法與範式得到極大的拓展。

結語

當下,藝術生態已經得到極大的拓展,文藝評論也從以往基於對作品的印象、點評拓展到對整個藝術行業和藝術生態的觀察、批判和引領的新階段。「在新的時代,人們必然會在資訊傳播劃時代躍遷下,找到審美的新的載體、新的管道、新的方式。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主動放棄或被動失去舊的審美形態——包括藝術樣式、傳播管道、消費方式以至於審美範疇、美學觀念。」此時,將文藝評論提升到與具體藝術門類並列的地位,並且重新賦予文藝評論以與藝術創造同等重要的意義與內涵,不但是文藝評論在新時代完成自我突破與創新的內在要求,也體現出中國文藝話語體系在主體性建設方面的自主創新。我們相信隨著對文藝評論在藝術界的地位進行合理的定位,隨著藝術批評本身的創造性和專業性得到充分的認識與肯定,不僅全社會對文藝評論的重視程度會不斷提升,未來中國文藝生態的發展也會得到更加堅強的理論支援和思想保障。(下)

——————————————————————————————————————————-

(編者按:本文作者祝帥乃北京大學現代廣告研究所所長兼研究員,同時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等的會員;2012年以來,被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中國美協分別授予「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中國書法蘭亭獎(兩屆)、「中國美術獎」三個中國造型藝術界最高獎項。本文原刊於《中國文藝評論》雜誌2022年第12期,由於篇幅較長,本網分上、下兩篇轉載)

來源:中國文藝評論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