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藝術的「行者」與「使者」——盧新寧落區聽取青年藝術工作者心聲

來源: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爲更直接聽取香港基層和各界市民呼聲,香港中聯辦國慶期間開展「落區聆聽 同心同行」活動。10月4日,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先後走訪了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和香港演藝學院。

當天上午,盧新寧來到港島東區柴灣青年廣場Y綜藝館,與大家進行面對面交流,詢問樂團目前發展遇到的困難,傾聽他們對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意見建議。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于2018年創辦,目前有10名成員,這些平均年齡26歲的香港年輕人用「古典+時尚」方式,重現敦煌壁畫音樂場景,演繹敦煌音樂文化及壁畫藝術,很受觀衆歡迎。

交流現場發言踴躍,大家談到,香港文化藝術從業人員達21萬人,疫情影響下好多藝術活動和演出被逼取消,各種資助又大都以民生爲先,演藝界所得杯水車薪,許多樂團都「沒工開」。樂團首席樂師茹健朗介紹:「樂團綫下演出幾乎全停,票房收入受到很大影響,教學活動也基本停頓,情况的確很難。」樂團副首席陳天姿插話說,以前和大灣區有很多交流、演出機會,現在也基本開展不了。駐團樂師陳俊燊談到,香港場地緊張,人才不足,是樂團運營的普遍難題。疫情緩和後大家都準備演出,却面臨找不到場地、請不到後臺人手的情况。

大家還談到,在香港青少年音樂教育還是以西樂爲主,推廣中樂的土壤不够。儘管碰到困難很多,樂團成員沒有灰心。駐團作曲甘聖希表示,「這一年多我們並沒有停,而是用心打造綫上音樂會,嘗試讓作品多元化,借助綫上傳播,反而讓更多聽衆知曉天籟敦煌。」駐團樂師劉慕華也說,樂團正在申請國家藝術基金,有中央、特區政府和大家的支持,樂團肯定可以渡過難關。

盧新寧副主任與天籟敦煌樂團成員交流。(圖片來源: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聽完大家的發言,盧新寧稱深受感染。她說,樂團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善于從中國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樂團每個成員都曾深入敦煌,古樂新詮、古譜入音,演繹千年傳統文化,非常了不起。今天的香港和當年的敦煌一樣都處在中西文化交匯處,這是歷史的機緣,也是時代的機遇。相信大家會以「行者之心」,厚植中國傳統文化根基,創造香港文化的新氣象;以「使者之志」,傳播中華優秀文化,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中聯辦會全力牽綫搭橋,也會向特區政府轉達你們的訴求和期待。

當天下午,盧新寧又來到位于灣仔的香港演藝學院,與部分師生交流。香港演藝學院成立于1984年,是亞洲頂尖的表演藝術類專業高校,多年來培育了大量文化藝術人才。

身穿練功服的梁心怡原是香港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生,在考取律師執照後,選擇到演藝學院進修粵劇表演,因爲覺得「藝術和法律對社會同樣重要」。她談到,粵劇是香港傳統劇目,但需要更多導賞推廣和劇目創新,例如可以多增加英文字幕,方便外國人瞭解劇情,還可以學習廣州粵劇團的做法,對年輕人熟悉的動漫劇情等進行改編。學習琵琶的鐘詩玲坦言,香港粵劇觀衆數量很多,但從業不易,畢業後會面臨就業問題。參加座談的師生都關心和內地的交流,希望今後可以前往大灣區交流發展。

盧新寧副主任與香港演藝學院學生交流。(圖片來源: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盧新寧表示,中央非常關心香港年輕人成長,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正迎來發展文化藝術的好時機,只要各位青年朋友練好內功,抓住機遇,在藝術的道路上就一定大有可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