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邊境禁區2024元旦開放:神秘的沙頭角等你掀開面紗

呂書練

香港特區政府籌劃經年的沙頭角第二期開放計劃將於明年初(2024年1月1日)正式啟動,這也意味着開放整個沙頭角邊境禁區,政府保安局近期也組織包括傳媒在內的各方人士入內參觀、拍攝,也為這塊被視為神秘的禁區地帶掀開面紗。

不過,首階段暫時有人數限制,每日遊客名額1000人,其中旅行團佔700人,個人旅客佔300人。雖然如此,這畢竟是邁出開放邊境的重要一步,而且,當地民風純樸,鄰里關係和睦,不少人家經常開着家門,如果一下子外來客太多,顯然會對當地人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干擾。

恬靜的邊境小市鎮沙頭角將於元旦日正式開放。當地居民扮成模特兒拍照:歡迎到沙頭角來。(香港文聯網)

然而,無論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位於香港新界北區和深圳市鹽田區邊界上的沙頭角都是激起好奇、令人聯想的地方,這個區域橫跨兩地,大部分地方由鐵絲網或水渠隔開,但其實民居或居民是可以互相對望的。

沙頭角歷史及其禁區

想去沙頭角「自由行」,先來做點功課吧。沙頭角其實是一個很小的新市鎮,因為跨境而引人關注。在香港這邊的行政劃分中屬於(新界)北區一個小分區,背靠梧桐山,面向大鵬灣,面積達2800公頃。根據記載:早在6000多年前,沙頭角就有人類出現;清初起有一批客家人遷來,與當地廣府人和水上人家(疍家)共同開發,沙頭角墟成為當時的貿易集散地。

相傳清末有一名官吏巡視沙頭角一帶時,對大鵬灣的優美風光極為欣賞,詩興大發而吟出「日出沙頭,月懸海角」詩句,「沙頭角」之名因此而來。初期只是一個海灣之名,後來隨着清朝行政劃分,成為整片地方的統稱。

這鐵絲網是分隔兩地的其中一道邊境線,對面就是深圳。(香港文聯網)
據說,穿過這條隧道,就到深圳了。但沒人敢走進去。(香港文聯網)

早期的沙頭角居民以農業、漁業、鹽業為主,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給自足生活;隨着歲月流逝,魚獲因海水污染而大降,年輕一輩因讀書、就業等搬離,居民逐漸「收網上岸,洗腳上田」。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起,政府開始在這裡建起沙頭角公共屋邨,並同時增建學校、社區會堂、休憩區域等社區設施。發展至今,已形成了自成一隅的新市鎮,設有自己的鄉事委員會,也有區議員辦事處。

在沙頭角第二期開放前夕,香港文聯執行會長李秀恒(前排白衣者)發起的攝影團隊進去拍攝。(香港文聯網)

香港沙頭角主要包括中英街、沙頭角村、週田村、山咀村、担水坑村等,但在廣義上,還包括新界東北部分打鼓嶺以東的大片地區,包括蓮麻坑、紅花嶺、萬屋邊、禾坑、石涌凹、南涌、鹿頸、沙頭角海等地,船灣和赤門海峽以北、新娘潭路以東的整個半島在傳統上也被稱爲沙頭角半島。所以,若「自由行」遊沙頭角,除了逛逛可見的景點打卡,還可以來趟深度旅遊,走進民居、灣角、邊境地帶進一步探索。

沙頭角民風純樸,治安良好,居民都把重要家具放屋外。(香港文聯網)
連家居的水電開關總掣都裝在屋外,還是透明的呢。(香港文聯網)

那麼,為甚麼說是「開放禁區」呢?眾所周知,香港曾被英國殖民統治150年,1898年中英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以深圳河為界,自此形成深港邊界。但根據《香港英新租界合同》,深港邊界「任兩國人民往來」,雙方僅在交通要道設立哨位進行觀察和海關緝私活動。

沙頭角公共圖書館的位置很接地氣。(香港文聯網)
今日沙頭角,各種生活設施齊備,形成了自成一隅的格局。圖為至今保留的公共浴室。(香港文聯網)

1949年中國政權更替後,港英政府開始在邊界設防,並於1951年2月15日正式實施邊境管理,結束自由來往。之後由於兩地邊境活動頻繁,加上非法入境罪行日趨惡化,港英政府根據《公安條例》於同年6月刊憲設立包括沙頭角市及鄉郊在內的「香港邊境禁區」(Frontier Closed Area),其他包括羅湖、文錦渡、部分打鼓嶺地區及元朗區落馬洲及其支線範圍。

1962年,港英政府將邊境禁區範圍擴大,最廣時期達約2,800公頃。1997年香港回歸,於2012年修訂禁區範圍前,至2016年縮減至約400公頃,不少沙頭角周邊村落、打鼓嶺周邊村落、馬草壟一帶、沙嶺一帶以及新田部分地區被釋出禁區。

沙頭角中心廣場的地上有多幅繪畫。(香港文聯網)

乍看儼如海邊歐陸小鎮

被列為禁區,主要是針對外來者,對當地生活的人影響不大,居民及商戶憑邊境禁區通行證,可以自由出入,坐公共交通工具到新界、九龍和港島上學和工作。由於禁制外人隨意進來,沙頭角反而自成一角,人們生活安逸、悠閒,跟節奏快速、街頭擁擠的港九市區形成鮮明對比。

沙頭角碼頭邊上有當地居民擺賣特產。(香港文聯網)
當地居民擺賣的土產品。(香港文聯網)

這裡有天然的青山綠水和海岸線,有迎賓送客的碼頭、渡船,也有傳統的廟宇、受保護的古蹟,連這裡的公共屋邨都自成風景──於1988至1991落成的沙頭角邨,加上2017年增建,合共有802個單位,佔地面積約35,037平方米,單位面積不算大,在20至54平方米之間,但五層高的樓宇外形獨特,尤其是六年年入伙的「迎海樓」,外牆採用橙黃、粉紅、淺藍及淺紫等不同顏色,配上褐紅色三角瓦片屋頂,周邊綠樹成蔭,面對沙頭角海,乍看儼如海邊歐陸小鎮,蹓躂其中,樹影婆娑,海風輕拂,別具情調和風味。

造型獨特、色彩明麗的沙頭角公屋成為吸睛的風景。(香港文聯網)

這是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第二個「郊區公共房屋」,當時是為了安置受鹽寮下村及菜園角村寮屋清拆影響的原居民,也是至今唯一位於禁區內的公共屋邨。由於政府豁免地價,故此租金亦遠較市區屋邨為低。而且前後環境寛闊,治安良好,居民都把衣服在外面空地晾曬。

「三文魚屋」外面空地隨處可見「晾衫風景」。(香港文聯網)

2020年起,沙頭角邨較舊期的公屋開始進行翻新工程,外牆也陸續被重新粉飾,部分樓宇被粉嫩的橙色包裹,配上白色橫紋點綴,乍看有點像三文魚,被戲稱為「三文魚屋」。

沙頭角「三文魚屋」及其前面地上的繪畫。

區內各項公共設施和必需服務皆具備,中小學校、公共圖書館、郵局、銀行、街市、超市、廣場、公廁、巴士站等,不少居民都踩單車代步。

除了屋邨外牆繽紛外,這裡另一個特色是,隨處見到壁畫,在碼頭,在海邊公園,在市中心廣場地上,在街道牆身皆可見。據當地人告知,前幾年因為疫情,居民很壓抑,也相對有空閒,有心人組織了壁畫活動,鼓勵居民發揮藝術天分。壁畫的內容也跟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包括慶典活動、捕魚工具、海洋生物、帆船海景等。

順平街牆身上的非遺繪畫。(香港文聯網)

其中,位於舊消防局附近的順平街就有兩幅繪有精緻壁畫的牆身,牆上描繪的正是沙頭角標誌性的傳統文化活動——天后醮典!沙頭角居民至今仍會按傳統每年舉行天后誕,而每十年更舉辦一次大型酬神醮典,居民會熱烈慶祝,其中最具特色的可說是鶴佬婦女的「陸上龍舟」舞。慶典的畫面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牆上,遊人透過壁畫可以感受到熱鬧氣氛。

順平街牆上的大型壁畫。(香港政府圖片)

這裡的空間不算特別寛敞,但勝在行人稀少,樹木葱郁,民風純樸,在路上遊蕩,不用擔心前面有人阻擋或碰撞,成為香港這個大鬧市中難得清靜的地方。緊張了一周的市區人,選個周末到此一遊,感受一下慢生活,未嘗不是放鬆身心和充電的好方法。

除了漫無目的地蹓躂和自由閒逛外,也可以到一些具特色和有故事的景點打卡,簡介如下。

在沙頭角,隨處可見這樣垂下的樹鬚。(香港文聯網)

源頭:沙頭角之角

相信不少香港人知道,遙遠的海南島南端三亞市有一個著名的「天涯海角」,那是一片怪石嶙峋的海邊風景區,「天涯」和「海角」各刻在一個大岩石上端,互為呼應;卻原來香港也有一個「海角」?但在此「海角」望不到「天涯」,倒有點像香港縮影,只刻於一塊小小石碑上:「日出沙頭 月懸海角」。旁邊豎立着一塊標示經緯度的舊式路牌,遠處是青山,左側海對面是深圳鹽田民居。

相傳源自清朝大臣來到廣東沿岸視察,看見這裡風光如畫,便題下以上詩句,「沙頭角」因而得名。在這裡,你可盡覽沙頭角海灣的天然海岸線,靜下心神,聆聽陣陣海浪聲,忘卻人流的喧鬧,時針彷彿停頓,凝在詩人受感動的一刻。

沙頭角之角。左邊樓群是深圳。(香港文聯網)

全港最長的碼頭

從沙頭角之角向右移步,不用一分鐘可到沙頭角碼頭。跟恒常碼頭比較,最大特色是長度,全長280米。初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於2004年重建。由於沙頭角海濱一帶水淺,船隻難以停泊,碼頭須延伸至深水位置。

沙頭角碼頭乃香港最長的碼頭。(香港文聯網)

由於長,當地人就充分利用其價值。碼頭一邊設有望遠鏡裝置,供遊客賞遠處風景;同時設有打印裝置,放白紙或紙巾上去,可打印出特色圖案,顯示「到此一遊」;一邊欄桿上懸掛着各式小魚造型的木牌,是旅客在當地店舖及附近的碼頭自助販賣機購買的「幸福小魚」木牌,寫上祝福字句或願望後掛上,以祈求願望成真。

沙頭角碼頭欄桿上懸掛的各式祈福小魚木牌。(香港文聯網)
碼頭一邊的打印裝置。(香港文聯網)

碼頭長路的另一邊矮壁上則有沙頭角小學生繪製的壁畫,描繪沙頭角的人文歷史;而碼頭盡處欄桿嵌上的「天涯海角」四字配上純白燈塔,別有想像空間;在天氣暖和的日子,當地居民會走上碼頭散步,看日出日落,望海灣群山,海風徐徐吹來,別具清爽和情調。

沙頭角碼頭上的學生壁畫。(香港文聯網)

波平如鏡的避風塘

有海有風的地方,就有漁船的避風塘。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沙頭角避風塘原是鶴佬與水上人的漁船聚集地,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大部分漁船被吹毀,漁民於是遷居於岸上搭建棚屋,此地逐漸變成一大片寮屋區。1985年,政府重建沙頭角區,興建郊區公共房屋,寮屋居民於1988年獲安排遷入屋邨居住,棚屋成為絕響。但這片避風塘繼續避佑着到此避風的形形色色小船。

多年來,沙頭角海儼如一塊天然大鏡子,無論是以前的棚屋群,抑或是現在的小漁船,都被這面歷史鏡子盡收其中,互相輝映出不同年代水天一色的景象。

今日避風塘停泊一些捕魚的小船,波平如鏡,水天一色。(香港文聯網)
這是官方設置的「沙頭角鏡中鏡」景點。(香港政府圖片)

廣州式騎樓群:新樓街

除了天然風光和風景外,歷史悠久的沙頭角也有傳統廟宇、古蹟和受保護建築物。這裡雖然以客家人居多,卻有一條由古色古香的騎樓群建築構成的新樓街,俗稱「民初街」,因為這些騎樓於二十世紀初建成。三層高的樓房地下為店舖,二樓多為出租住宅,閣樓則是業主自住。

被喻為「民初街」的沙頭角新樓街乃歷史見證物。(香港政府圖片)

由五十年代起,新樓街發展成新墟市,糧油店、鐘錶行、金行等店舖相繼進駐,商貿活動頻繁。今天的新樓街外觀上仍然保留着當年的模樣,一系列舊招牌如中興公司、春蕾錶、逸生昌等仍掛着,瀰漫舊日風情,街上還設有「沙頭角故事館」和售賣特色紀念品的店舖。街旁有多棵樹鬚垂下的古榕,對面就是一渠之隔的「深圳沙頭角」。徜徉於歷史和現代交錯的街道上,一股懷舊思緒油然而生,別番滋味在心頭。

2011年,新樓街22幢騎樓被列入二級歷史建築,乃香港現存少數保存完整的廣州式騎樓群建築。

新樓街上有多棵古榕。(香港文聯網)
新樓街對面的深圳人家。(香港文聯網)

舊消防局和復刻手推消防車

說到古蹟,位於沙頭角順隆街與順平街交界的舊沙頭角消防局值得一看。於1962年投入服務,直到2004年2月18日正式退役,同日位於順興街的新消防局投入服務。根據保安局傳訊組助理總監(項目管理)王耀明介紹,舊消防局是沙頭角​的特色地標之一,仍保留着昔日外觀,最吸睛的自然是標誌性的紅閘,但比一般消防局的紅閘要矮上一截,顯示出當年在此服務的消防車屬於輕型類。門前還會不定期展示一部一比一復刻的百年前手推消防車,是全港唯一一輛存放在露天的舊式消防車展品,讓遊人得以近距離細品!

沙頭角舊消防局的紅閘及一比一復刻的的百年前手推消防車。(香港政府圖片)
舊消防局旁的郵政局還保留一個綠色舊郵箱。(香港文聯網)

兩個天后廟各有看頭

此外,小小沙頭角有兩個天后廟,一個叫担水坑天后宮,屬客家天后廟。相傳清初時期,來自「三鄉」的客家人(包括山咀、沙欄吓、担水坑、榕樹凹、新村和塘肚六條村的居民)在沙欄吓村(今中英街內)籌建了一座天后廟。其後該廟遭破壞,有心人將廟內之天后神像救出,帶至沙頭角菜園角村。於九十年代 ,三鄉居民於現址興建新天后宮,並於廟內供奉原址的天后神像至今。

筆者遊沙頭角那天,担水坑天后宮正好關門。(香港文聯網)

另一個是鹽寮下天后廟,屬鶴佬天后廟,在碼頭附近。史載大約1898年,來自潮陽、揭陽、汕尾的鶴佬漁民開始定居於沙頭角一帶,聚居鹽寮下村,並從家鄉帶來崇拜天后的習俗。相傳該天后廟也建於清初,其後經過多次擴建,至1990年村民再度集資擴建成今天的面貌。香港回歸後,居民訂下十年一醮的傳統,醮典包括舞龍舞獅、天后出巡、盆菜宴及沙頭角獨特的陸上龍舟等,不少已移居外地的村民亦會回來一同慶祝。參拜的善信一般會擲筊許願祈福。

這是碼頭附近的鹽寮下天后廟。(香港文聯網)
鹽寮下天后廟外的奉供品。(香港文聯網)

紀念非遺的魚燈廣場

拜過天后廟,可以移步跟之相關的魚燈廣場,那是居民跳魚燈舞的地方。沙頭角魚燈舞源自清朝初年的沙欄吓村吳氏客家族,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更於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展現了客家人崇拜天后的習俗,以模仿魚類的舞姿以及魚群起舞「獻祭」為主題。表演時,舞者手舉魚燈,伴以鑼鼓奏樂,利用道具和魚燈裡的蠟燭光芒展現海底世界。

這是魚燈廣場。遠處色彩繽紛的樓宇就是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公屋:沙頭角邨。(香港政府圖片)

位處海旁的魚燈廣場由吉祥物「活力仔」和「思文喵」向遊人展示魚燈舞場景,​你也可以走入當中一嘗當舞者的滋味,置身色彩斑斕的魚燈裝置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與學校結合的協天宮

除了天后廟,這裡也有一座崇拜主祀關聖帝君的協天宮,乃位於山咀村的一座關帝廟,於1894至1895年清代光緒年間重建,更名為「協天宮」。清朝時期,村落聯盟在現今深圳沙頭角鎮橫頭街一帶建設墟市「東和墟」方便交易。他們集資重建的「協天宮」見證了十九世紀末沙頭角地區的經濟發展,亦是現存少數與東和墟相關的廟宇。協天宮在二十世紀初被用作私塾校舍,為山咀村的兒童提供教育,1959年起被用作當時新成立的山咀公立學校辦事處及課室,目前廟宇已不再用作教學。

2021年該處被列為法定古蹟,廟宇內的書室及八角窗牆身甚有特色,是香港少有的廟宇與學校結合的建築。

位於山咀村的協天宮202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香港政府圖片)
協天宮就在福德學社小學裡,那天沒開門,筆者從鐵絲網拍攝。(香港文聯網)

富於神秘感的中英街

說到古蹟,幾乎是遊沙頭角不能不到的地方:中英街。由於「中英街」位處邊境交界,地理位置別具意義,更富於神秘感。基於保安理由,本次開放不包括在內,需要特別手續。不過,這條街並不長,可走到街口打卡,也可移步至附近的「中英街花園」。

進不了中英街,可移步至中英街花園。(香港政府圖片)

座落在中英街檢查站前的中英街花園設有一個許願瞭望台,可讓遊人「望街解渴」,一睹中英街的風采。此外,中英街花園模仿香港舊式火車站設計,除了一比一的火車頭模型及復古車站牆身,園內更種上櫻花樹等不同植物,放眼滿是打卡熱點。

中英街花園設許願瞭望台。(香港政府圖片)
中英街花園內一比一的火車頭模型及復古車站牆身。(香港政府圖片)

順便一提,筆者月前在深圳博物館參觀的「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中,特別設置一角介紹這條街,可見它的特殊歷史位置。1899年3月,中英雙方劃定邊界,沙頭角東面部分屬於中方,即「華界沙頭角」;西面部分由港英政府管理,即「英界沙頭角」。其中,一條名為「鸕鷀徑」的沿河小路也將附近分開。後來,這條小路逐漸形成街道,即中英街。1905年,港英政府在新界東北部陸界竪立20塊永久性界碑,其中1-8號界碑在中英街一帶,其餘12塊界碑在中英街西北。

深圳博物館內「大潮起珠江」展覽中的昔日中英街模型。(香港文聯網)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中英雙方各自於1959年修築水泥路面,街道中線留下明顯的縫隙。之後,隨着香港經濟起飛,中英街成為內地人逃往香港的便捷通道。據該展覽記載,當時華界沙頭角居民3600多人,逃港人口逾2400人!

1978年7月,時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習仲勳到當時的寶安縣調研時,「看到窄窄的中英街一分為二,粵港兩地貧富懸殊,對比強烈,他心情非常沉重。」卻因此感到廣東具備快速發展的優越條件,並積極爭取中央放權,讓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促成了經濟特區的創辦。

遊沙頭角,除了休閒,猶如補上一堂歷史文化課。圖為中英街香港這邊的邊境檢查站。(香港文聯網)

這是題外話,但今日回頭看,華界沙頭角作為深圳特區的一部分,受益於整體經濟發展,街道和區內面貌已不可同日而比,站在香港這邊向東看,昔日落後的「華界沙頭角」反倒顯得更摩登了。

沙頭角第二期開放在即,作為一個在歷史上和政治意涵上地位特殊的邊境小市鎮,到此一遊,除了休閒放鬆,還可補上一堂歷史文化課。

更多景點分享

由香港文聯執行會長李秀恒(前排左三)發起的攝影師團隊成為這次沙頭角第二期開放的「早鳥」。前排左四為保安局傳訊組助理總監(項目管理)王耀明,他是這次攝影活動的嚮導。(香港文聯網)
長長的湛藍浮標把一片大海分成兩個「天地」。(香港文聯網)
對面就是深圳鹽田區高樓。(香港文聯網)
沙頭角處處是綠蔭,環境清幽。(香港文聯網)
工地圍欄上的沙頭角中心小學學生畫作。(香港文聯網)
沙頭角邨外牆色彩明麗,外面空間寛敞。(香港文聯網)
在這樣的小徑漫步,是一種奢侈。(香港文聯網)
沙頭角多處都見到這兩位迎客的吉祥公仔。(香港文聯網)
在沙頭角,經常見到樹鬚垂下的古榕,屬受保護樹木。(香港文聯網)
長長的沙頭角碼頭通道猶如一條「康莊大道」哩。(香港文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