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

來源:大公文匯

香港作家聯會近日舉辦「用生命寫作的人——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文學講座。(主辦方提供)

編者按:香港作家聯會近日舉辦「用生命寫作的人——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文學講座,期間潘耀明分享作品《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背後的寫作經歷,回憶自己與幾位作家交往點滴。

潘耀明介紹作品《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主辦方提供)

為此,依寧為該書出版撰寫了自己的感受,以下為文章全文:

香港一座陳舊的唐樓裏,一位自稱「糟老頭」的人,對幾個圍在身邊的年輕人說:「你們都是文藝青年,最好趁年輕選定志向,給自己選一些文化課題,下點苦功夫,日積月累,將來肯定會有所成。」

這位「糟老頭」,就是大名鼎鼎的曹聚仁。那時,他為香港一家報紙《正午報》寫專欄,經常和報社的年輕記者們一起「吹水」,年輕人尊稱他為老師,詼諧又幽默的他卻不喜歡稱師道弟,直言喊我「糟老頭」即可。

「糟老頭」是普通話「曹老頭」的諧音。

「曹老頭」的話,座中有位年輕人聽進去了。

這位年輕人就是當時在《正午報》當記者的潘耀明。

如今,40多年過去了,潘耀明最新出版的《這感情仍會在你心中流動: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種子就是在40年前那一刻埋下的。近日,在香港作家聯會主辦的「用生命寫作的人——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文學講座上,身兼《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作家聯會會長等多項職務的潘耀明,不禁又深情回憶起曹聚仁當初說過的話。

曹聚仁的話深深影響着潘耀明。

於是,原本就喜歡五四新文學的作品的潘耀明,在喜歡之外又給自己增加了研究的任務。他給自己確定了一個文化課題,關注這些作家的著作,也關注他們的成長經歷與生活變遷。

那是一個沒有電腦的時代。潘耀明在客廳靠牆的地方造了一排排抽屜,像中藥鋪的藥櫃一樣,每個抽屜貼着寫有作家名字的標籤,收集這些作家的資料,包括剪報、影印資料以及閱讀作品的心得卡片等。

改革開放後,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潘耀明藉此機會,與內地許多作家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什麼樣的關係才能稱為密切呢?

上世紀70年代,剛剛從十年內亂中熬過來的作家們身心俱疲,傷痕處處。潘耀明帶着對作家們的作品的深深理解,帶着數十年來對他們的敬慕,從遙遠的香港來到北京,一一叩響了他們的門鈴。滿腹才華又謙遜內斂的潘耀明成了他們的知音,作家們向他敞開了家門,也敞開了心扉。艾青、冰心、巴金、曹禺、俞平伯等老一代作家們,都和他成為忘年交。就連從不接受記者採訪的錢鍾書先生,也打破慣例,接受了潘耀明的採訪,那是錢鍾書復出後唯一一篇正式接受採訪的文章。

不僅如此,潘耀明和老作家們有着「如父如兄如師」般的感情。改革開放之初,內地物資匱乏,作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潘耀明經常為他們購買緊缺物品,如放大鏡、錄音機、咖啡、保健品等。蕭亁因腎病動了手術,需使用尿袋,潘耀明在香港購買後,或者到郵局郵寄,或者親自帶過去。每次去北京,各種用品總是裝滿了行囊。

寒來暑往,就這樣,一做就是40多年。

於是,就有了這本《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厚厚的大書。書中,潘耀明以動人的筆觸,記錄了他與作家們交往的故事,並配有作者珍藏的來往信札、手稿、書畫、合影等珍貴資料,不少是首次面世。

北京大學教授嚴家炎在長篇序文中稱讚:「這部豐富而厚重的著作,在現當代文學史上,應該是獨一無二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教授許子東贊其撐起了現當代文學的「半壁江山」。潘耀明先生以一己之力,在四十餘年的時間裏,與這麼多重要的作家、藝術家建立了如此密切的聯繫,締結了超越時空的深厚的情誼,成為一個頗有影響的文學現象。

曹聚仁當初的一席話,40年後開花結果。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影響,有時很偶然。

上世紀70年代,上海靜安公園,一位少年手捧一本沒有封面、供批判用的《紅樓夢辨》,安靜地讀着。書中有一段話,把他小時候形成的對文藝的看法完全顛覆,並影響了他的一生。

紅學家俞平伯在他的這本《紅樓夢辨》中說,為什麼高鶚不可能成功續寫《紅樓夢》,因為文學是一個作家個性的表現。如果高鶚模仿曹雪芹,就會丟失自己的個性;如果堅持自己的個性,則全書風格就會被割裂。所以,續書不可能成功。

這位讀書的少年就是許子東。俞平伯書中的這段話深深震撼了他,可謂震聾發聵。他恍然明白,原來作品不只是宣傳意識形態,而是作家個性的表現。在那個年代,這樣的觀點是離經叛道的。在「以生命寫作的人」的文學講座上,看到潘耀明《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中記敘的俞平伯的故事後,再次為俞平伯見解的深刻而感動,也為潘耀明這本著作的價值而擊節讚嘆。

潘耀明不僅痴迷作家們的作品才華,也崇敬他們高尚的人品和人格。上世紀50年代初,俞平伯先生因《紅樓夢》研究被打入冷宮,沉寂數十年。潘耀明認為俞平伯品格高潔,照樣多次上門拜望,並在書中用四篇文章記敘這位一生傲骨的學者。俞平伯在長期寂寥冷漠中,仍堅持學術研究,筆耕不輟。這讓潘耀明十分感動。

許子東認為,香港不僅是金融、物流的港口,更是一個文化交流的港口。(主辦方提供)

許子東在講座上表示,香港不僅是金融、物流的港口,更是一個文化交流的港口。潘耀明的這本新書記錄了香港與內地作家的緊密聯繫,體現了香港在華文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與價值貢獻。

潘耀明以自己的才識和真誠,打動了內地一大批著名作家和藝術家,他們願意把自己的心裏話說給潘耀明聽。許子東認為,書中記敘的不僅有巴金、老舍、冰心等主流作家,也有端木蕻良、丁玲、沈從文等當時被認為是非主流的作家,對研究現當代文學,極具史料價值。

潘耀明從心底佩服這些老作家們。他說,多年的深入交往,使他對老作家們的風骨和對文學的熱誠,有了切身了解和體會,同時也為之深深感動。這些作家都是用生命寫作的人,他們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文章,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們通過作品所傳達出的精神力量和語言魅力,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海內外讀者。

曹聚仁是位學富五車、著作等身的學者、作家。當年,潘耀明曾經到訪過他位於香港大坑一幢唐樓的居所,那情景讓潘耀明至今仍記憶猶新:所有的空間都被書佔領——床上、床底、走廊,甚至洗手間和廚房也都堆滿了書。

潘耀明辦公室中懸掛金庸的墨寶。(主辦方提供)

後來,在金庸先生的辦公室,潘耀明再次看到這樣的景象。潘耀明說,金庸的辦公室更像一個偌大的書房,「估量有近二百平方米,兩邊是從牆腳到天花板、排列整齊的一排排書櫃;其餘的盡是大幅的落地玻璃。從玻璃幕牆透視,一色的海天景觀,可以俯覽維多利亞港和偶爾划過的點點羽白色的帆船和渡輪……」

金庸先生對潘耀明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這本新書的名字——《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就來自讓潘耀明視為「亦師亦友」的金庸先生。

2000年,金庸為潘耀明的新書《永恆流動的情感》親筆題詞:

「許多天、許多年之前,情感曾在你心中流過,

今天、明天、明年、後年,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卻永遠流不盡,

因為有些情感——是永恆的,那是深情。」

看着金庸的書法筆跡,潘耀明很是感慨,「金庸曾說他沒有真正學過書法。但就像很多文人書法自成一體一樣,金庸的書法,也饒有興味。」

這些書法以及文字,都飽含深情,曾在讀它的人心中流過。用筆記下來,也將會恆久留傳。

金庸先生如今已遠行,潘耀明對他充滿懷念。《這感情仍會在你心中流動:名家手跡背後的故事》收入的壓軸篇目正是《我與金庸》。

早在1990年代初,潘耀明的才氣即被金庸賞識。金庸先生在辦公室直接手寫聘書,請他擔任《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這份知遇之恩,讓潘耀明至今感懷不已。

潘耀明曾多次陪伴金庸先生出遊,賞覽名勝古迹,過從甚密,情誼甚深。潘耀明甚至因此被稱為「金庸的秘書」「金庸的代言人」。此次在自己的書中,潘耀明再次表明,金庸「是我的前輩,他是仰之彌高的崇碑,我頂多可說是『金庸的小字輩朋友』,卑微的學生。」

筆者曾有幸到訪潘耀明的辦公室。位於柴灣的《明報》工業中心辦公樓裏,一間面積不大的辦公室,環壁皆是書。金庸先生的墨寶「看破、放下、自在 人我心、得失心、毀譽心、寵辱心,皆似過眼雲煙,輕輕放下可也」,懸掛在醒目位置。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深遠的。從曹聚仁、俞平伯、金庸,到潘耀明、許子東,思想和情感的力量,一直在他們的心中流動着。更多閱讀潘耀明這本書的人,也會為這種情感深深打動。

借用一句流行的話,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像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光陰的流轉中,在文字的閱讀中,真摯的情感會如小溪潺湲,生生不息,一直奔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