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譚盾《聲音河流》全球首演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早前與香港體育館盛大開幕。此活動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合辦,於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二十四日期間在大灣區的「9+2」城市舉辦,並由香港首次擔任藝術節的主辦城市。
開幕節目《聲音河流》是當代著名中國作曲家兼指揮家、香港首位「文化推廣大使」譚盾譜寫的新曲。當晚,他帶領由香港管弦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和澳門樂團成員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管弦樂團」進行世界首演,並邀請到內地知名歌手周深和烏雲塔娜以粵語演唱《聲音河流》節目的最後一個章節 ──《雖然我看不見,但我聽得到》。
譚盾歷時12年從歐洲到粵港澳大灣區這條絲綢之路上,一路捕捉正在消失的「聲音活化石」,並將其融入電影、視覺、戲劇和交響樂。他指揮的《聲音河流》包含了古典、西洋、現代、爵士以及少數民族和異域風情等多種音樂風格,展現了「一帶一路」國家的文化特色。在音樂會上,譚盾拍攝的16段影像短片與現場音樂交織。這個創新的元素呈現出一種奇妙的視聽感受,帶領觀眾經歷獨特的「聲音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