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研討會圓滿舉辦
早前,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中國舞協理論評論委員會、浙江省舞蹈家協會、中共杭州市拱墅區委宣傳部承辦的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研討會在杭州圓滿舉辦。研討會由羅斌主持,與會專家們圍繞「問題與思考:中國古典舞創作的困境與出路」的主題,展開了富有建設性的發言與熱烈討論。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人士包括:中國舞協主席馮雙白,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斌,中國舞協副主席、北京舞蹈學院原院長郭磊,中國舞協副主席、內蒙古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趙林平,中國舞協副主席、國家大劇院原副院長趙鐵春,中國舞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夏小虎,中國舞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柳斌,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萍,浙江省舞協主席崔巍,浙江省舞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潘嵐,澳籍華人舞蹈家張曉雄,北京舞蹈學院教授田露,北京舞蹈學院創意學院院長張雲峰,河南省舞協主席韓瑾,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劉春,北京舞蹈學院教授胡岩,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舞蹈研究所副所長仝妍等多位嘉賓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舞蹈工作者以及媒體代表。
研討會參與者們都認為中國古典舞正步入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將面臨全新的挑戰。就外部環境而言,中國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的激烈交鋒隨著現代社會改變的速度而持續面臨考驗,人們的生活體驗與情感世界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內部脈絡來看,自從歐陽予倩先生首次提出「中國古典舞」概念以來,中國古典舞經歷了舞研班的醖釀,隨著北京舞蹈學院的成立和發展逐步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身段至身韻的訓練體系不斷完善,各種古典舞風格的興起共同推動了中國古典舞邁向更高水平。目前,中國古典舞正處於急需突破和創新的關鍵時期,其身體語言、創作理念和創作技法都需要勇敢地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探討中國古典舞創作時,與會者集中關注了幾項核心問題和困境。第一,選材狹窄。中國古典舞創作局限於古代歷史、人物及事件的直接再現,缺乏深入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對現代生活的深度洞察與反思。第二,立意淺顯。中國古典舞創作僅停留在肢體動作的編排,舞段表意不清且未能體現出編導的大情懷與大氣象。第三,形象單薄。中國古典舞創作過度依賴傳統歷史形象的直接轉換,缺乏深刻富有深意的象徵與隱喻。第四,語言僵化。中國古典舞創過度依賴既定語言程式,未能實現從素材到語言的良好轉換。第五,結構意識缺乏。中國古典舞創未能形成獨特的藝術結構,甚至缺乏作品感。
針對上述討論的問題,與會者提出了幾點的建議。首先,立足當下,聚焦現實問題。借鑒古人智慧迎接當代挑戰,體現當代關懷。其次,守正創新。深入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能夠推動傳統與當代的融合,強化舞種本體認知,實現形式與審美的雙重通變。 再者,融合發展。透過利用新媒介、新手段,在跨界合作中不斷拓寬中國古典舞內容與表達的維度,激發中國古典舞創作的新靈感與新路徑。最後,身體反思。通過解讀中國古人的身體語言,體悟其中的人生哲思,將其融入於中國古典舞創作,以彰顯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風采。
是次研討會對中國古典舞創作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以及對其未來發展的睿智思索,體現了中國舞蹈界人士對舞蹈藝術事業的堅定承擔。唯有正視並認知這些不足,才能激勵舞蹈工作者不斷超越自我,真正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藝術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