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藝文香港」國際藝文博覽會:草間彌生鮮紅觸手雕塑裝置——《再生時刻》重磅亮相
第二届「藝文香港」國際藝文博覽會以「藝融天下 文薈古今」為主題,於今日(19日)起一連四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1E開展。其中,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雕塑裝置藝術作品——《再生時刻》(The Moment of Regeneration)是這次博覽會焦點之一。

今届「藝文香港」匯聚古今中外文化藝術佳作,以「4+2」內容形式呈現六大版塊,分別為:「中西當代藝術展區」、「貴州主賓省展區」、「香港藝術展區」及「數字藝術空間展區」4大展示區域。另外設有「國際藝文論壇」、「藝術工作坊」2大版塊。
「中西當代藝術展區」穿越傳統與現代,跨越東方與西方,呈獻多位當代藝術家佳作,展現出當代藝術風格與形式的多元化與包容性。這次參展的國內藝術家包括:朱炳仁、郭泰來、李大成、程然;而國外的藝術家包括:貝蒂·伍德曼(Betty Woodman),以及帶來鮮紅觸手《再生時刻》的草間彌生等。

草間彌生1929年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其創作涵蓋繪畫、表演、大型裝置、雕塑、文學作品、電影、時裝、設計以及對現成建築結構的干預。身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草間彌生美術館於2017年在東京開幕,香港M+博物館亦於2022年舉辦《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大型回顧展致敬這位偉大的藝術家。
草間彌生的藝術風格極具個性。她痴迷於圓點,這些圓點在她的作品中大小不一、色彩斑斕,有時規律排列,有時隨意堆疊,彷彿一場視覺的狂歡。在繪畫中,她的筆觸充滿力量,色彩搭配大膽,相互交織的線條與圓點構建出奇幻微觀和宏觀世界,仿佛將腦海中的想象直接轉化為畫布上的現實。在雕塑和裝置作品中,她同樣延續圓點元素,善於打造沉浸式體驗。其中,「無限鏡屋」透過光影反射和空間利用,讓觀眾被圓點環繞,彷彿置身於無盡閃爍的宇宙之中,帶有強烈的迷幻和超現實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