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對談」推新系列節目 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探索城市遺產的創新

早前參與「大館對談」之《世界遺產:國際建築保育系列》專題講座的朋友們是否還感到意猶未盡?全新「大館對談」系列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分別安排了精彩對談,是次活動由大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辦公室)聯合策劃,將探索城市遺產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創新策略。此系列聚焦亞太地區,旨在促成地方性實踐和創新方案,以推行《關於歷史性城鎮景觀的建議書》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世界遺產及周遭社區均造成打擊。疫情突顯了一直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更衍生城巿遺產管理在宏觀都巿背景下的新問題。除了探討城巿遺產如何面對疫情困境,此講座系列亦為創造新價值帶來機遇,以促進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

共同策劃的三場講座內容分別為:「以文化、藝術和創意令城巿煥然重生」(7 月4日)、 「以自然與文化建構城巿適應力及可持續性」(8月1日)和「城巿中的性別、權力和文化遺產」(9月5日)。來自香港及海外的學者將分別在大館現場和網上進行對談。

從聯合國《關於歷史性城鎮景觀的建議書》的主題演講出發,此系列首場對談「以文化、藝術和創意令城巿煥然重生」,將探討城市更新的整體願景和策略。另外,就藝術和創意在激活城市公共空間所扮演的角色,揭示文化在可持續發展中所潛在的轉化動力。

為應付氣候變化及降低災害風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談系列的第二場對談「以自然與文化建構城巿適應力及可持續性」探究走出疫情及經濟危機的綠色復甦方法、藍色與綠色經濟及相關基建、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以培養城巿適應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談系列最後一場的對談「城巿中的性別、權力和文化遺產」則討論性別角色、社會習俗、權力關係,對城市的包容或排斥、社會流動性或不流動性的影響。講者分享對重寫文化遺產的論述,以及重新構想代表多元身份的共融社會的觀點。

三場對談都將於當日晚上7時至8時半舉行,更多詳細信息及登記參與,可點擊此處查詢。

來源:橙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