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名家】皮力:思考香港文化如何輻射

2022香港書展7月20日開幕,本次書展將以「歷史文化·城市書寫」為主題,「從香港閱讀世界︰憶·寫香港故事」作點題,透過書籍引領讀者穿越歷史時空,細味無數個香港故事。書展的名作家系列講座更是邀請來自兩岸及香港的作家出席講座,包括劉震雲、止庵、劉香成、皮力、張頌仁、陳文茜等。這些作家和香港都頗有淵源。

皮力表示M+的策略不是要去界定香港是什麼,而是把香港作為方法。

聊起皮力,大家或許有些不熟悉,但是對於剛開幕的M+博物館,每一個香港人一定印象深刻,它是香港文化又一地標性建築。而皮力,正是M+博物館的策展人。

皮力和香港淵源頗深,早在2012年的時候,彼時當代藝術圈有一件大新聞,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原瑞士駐華大使烏利·希克博士將從他的大量收藏中選出1463件多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捐給尚未開幕的香港M+美術館。據悉,希克博士曾與多家藝術機構接觸,但這批珍貴藝術品最終落戶香港。而那個時候皮力已經被任命為M+美術館的高級策劃人,他當時對媒體表示,香港自由寬鬆的社會氛圍,這讓藝術從業者能在更寬鬆的環境下,建立一個研究中國當代藝術的平台。他坦言,對香港前景很有信心,對「一國兩制」的意義充滿信任。

「M+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展覧現場。

皮力和香港有千絲萬縷的緣分。擔任M+博物館高級策展人之前,皮力出生在湖北武漢,父親是80年代最具話語權的批評家之一皮道堅先生,由皮道堅先生主編的《美術思潮》雜誌曾是湖北省新潮美術運動的主要陣地。循着父親的腳步一路成長的皮力遇到了中國當代藝術與世界有力對話的時代。早年,皮力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教了十二年書,任職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系主任以及博而勵畫廊總監,兼寫藝評並策劃展覽。從大學起,皮力一直在北京工作及居住,他在一次採訪中告訴媒體,「粵語一句也不會講」,然而,當三年前收到M+博物館遞來的橄欖枝時,他沒怎麼猶豫便答應了。

此次香港書展,皮力探討M+博物館開幕的心路歷程,以及香港能作為文化之都的未來走向。今年,距離當年他南下已經十年過去了,皮力也會回憶這十年來香港的變化。這幾年來國家大力重視把香港發展成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另一方面,香港社會對於文化母體的認同和原來期待的大不一樣。皮力對外表示,「這些意見促使我們積極地去回應對香港本地文化的關注,但M+的策略不是要去界定香港是什麼,而是把香港作為方法,不斷地從它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即包括和中國大陸、也包括和西方的關係——來界定香港,我們都是談外部東西怎麼進來,香港的文化怎樣輻射出去,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皮力簡介 

1974年生於中國武漢,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

策劃展覽:「希望之星」(青島雕塑藝術博物館,2000)、「狂想區」(2001,韓國東亞日報美術館,2002年北京遠洋藝術中心)、「正在建設」(東京歌劇院美術館,2002年)、「潤化:亞太媒體藝術」(2002年,北京世紀壇美術館)、「圖像就是力量」(2002年深圳何香凝美術館)

著作:《後現代雕塑》等

來源:點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