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TVB拍了一部香港人視角下的扶貧紀錄片

從南部熱帶雨林到雲貴高原大峽谷,從大西北戈壁沙漠再到川藏高原,四川涼山攀天梯,怒江峽谷溜鋼索……

歷時3個月,輾轉幾千里,穿越6個省,香港TVB的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一經播出,就廣受好評,不僅拿下了豆瓣評分9.5的佳績,更是在香港觀眾群中引其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被祖國大好河山和國家扶貧事業所震撼。眾多網民留言感謝紀錄片製作團隊,「謝謝你們讓香港人看到國家如何脫貧攻堅,為人民謀福祉!」

據TVB官網介紹,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於8月21日在TVB翡翠台首播,一共12集,每集半小時,每周六晚上10點半播出,目前已播出五集。

紀錄片製作組在全中國挑選了十個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貧困地區案例,分析每個地點採用的不同扶貧方式,例如易地搬遷、產業帶動、教育扶貧、企業幫扶等,細說各地在脫貧過程中面對的困難,經過無數人的血汗及努力,終於取得成就。節目通過今昔對比,回顧以往生活條件惡劣的同時,呈現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無窮之路》的第一站來到了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的阿土列爾村,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懸崖村」。這個村的脫貧是全國脫貧攻堅事業中的一個經典案例。阿土列爾村整個村莊坐落在海拔1500多米的懸崖上面。由於山體過於陡峭,村民上山下山的只有一個辦法,在幾乎90度垂直的懸崖上爬天梯。

懸崖村居住着一百多戶彝族村民,一百多年前,他們的祖先放牧經過此處,發現這裏山靈水秀,土地肥沃,於是決定在此福地定居。在亂世之中,懸崖村絕對稱得上是世外桃源;但是到了和平年代,在其他村落都通上公路大力發展的時候,懸崖村卻被地形所礙,閉塞落後,成為遠近知名的貧困村。

現在已經是網紅「懸崖飛人」的村民某色拉博介紹道,自己在十七八歲之前,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小時候村里沒有水,沒有電,拉博8歲才開始上學,每天得在陡峭危險的懸崖山路上步行上學,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5年前來懸崖村擔任駐村書記的帕查有格說道,自己對這個村子的第一印象就是閉塞、落後。他說,當時的村民幾乎沒有收入,主要的糧食作物是玉米,一般都是自己種自己吃。偶爾有富餘,村民會辛辛苦苦地把糧食背下山去賣,但賣不到好價錢。商販會狠狠壓價,甚至壓到正常價格的一半,因為他們知道,村民好不容易把糧食背下山,是不可能再背回去的。

帕查有格擔任書記後,白天到處走訪調研,晚上召集人商量對策,懸崖村的情況有了好轉。

2016年,懸崖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家一塊來養羊;之後,懸崖村又引進青花椒,種上臍橙,村民的收入來源增加。

16年8月份,懸崖村迎來一項大工程,昭覺縣和涼山州政府撥款一百多萬,資助該村修建上山下山的鋼梯。在書記帕查有格的帶領下,全村壯丁齊出動,運送了120多噸鋼管上山,排除萬難,終於建好了2556級鋼梯。

之後,政府開始完善山上的基礎設施。2016年,懸崖村通上了自來水,全村鋪上電纜,連通了4G網絡,以前閉塞在懸崖之上的村民終於與世界接軌,許多人用上了智能手機,年輕人玩起了短視頻,成了網絡紅人。

相較於以前藤繩做的簡陋天梯,新修建的鋼梯無疑方便安全得多。但這治標不治本,懸崖村本身極差的地形條件,才是村民們的貧困之根。

但這一切在2020年的5月全部改變了,懸崖村全村搬遷,他們背着行李,踩着建好的鋼梯,搬進了山下縣城寬敞明亮的新家。

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政府在全涼山州靠近縣城,或者交通便利的平原位置,修建了總共1400多個安置社區,幫助2000多個貧困村,近35萬名村民完成易地扶貧搬遷。

《無窮之路》主持人陳貝兒(左一)和拉博一家合照。陳貝兒臉書

「在這裏住了一段時間,還不敢相信這個房子是我們的。」某色拉博在自己100多平的新家裏開心地說道,他介紹道,政府還贈送了桌子、沙發、電視、床等家具。

搬到新房子固然開心,但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離開了土地的村民的收入來源在哪兒?

《無窮之路》主持人陳貝兒帶着觀眾走入昭覺縣的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這個農業園區由政府牽頭,國內企業投資興建,佔地五千多畝,主要目的就是安頓好搬遷來的農民,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成立3年多來,這家產業園區為附近近千戶搬遷農民解決了就業問題,農民的收入較山上成倍提高,他們生產的糧食蔬菜被銷往深圳香港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像四川大涼山這樣易地搬遷加上政府幫助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的案例,在全國比比皆是。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都成立了特色產業扶貧計劃,像涪昭農業產業園區這樣的現代農業基地,全國有近30萬個。

四川大涼山的「無窮之路」,是易地搬遷和特色產業扶貧的典型案例,第3、4集的《無窮之路》則聚焦於雲南怒江峽谷的交通扶貧和教育扶貧。

怒江之困,困在交通。以前怒江境內沒有公路、大橋和鐵路,生活於此的居民能走的只有山石嶙峋、險象環生的原始山路和人馬驛道。村民要把貨物從山上運到山下售賣,光運費就能佔到他們收入的一半。

沒有橋,走陸路又得繞很遠,而居民看病、買生活必需品都得過江來買,於是怒江先民發明了溜索,一種便捷卻很危險的交通工具。

怒江當地著名的「溜索醫生」鄧前堆表示,自己在當地當鄉村醫生30多年來,溜索掉下去沒命的已經有10多人了。而鄧前堆本人大半輩子都通過溜索在怒江兩岸往返,行醫救人,多次因為滑溜索受傷,膝蓋上撞傷的傷疤至今仍在。

即便受傷,鄧前堆也要咬牙忍痛去給病人看病,因為他不去就沒人去了。多年來,當地共來過7個鄉村醫生,但大多上任不久就申請調職離開,現在只剩下兩個。

而鄧前堆堅持留下來當鄉村醫生,是因為對當初救過他命的師傅的承諾。師傅把鄧前堆送到鄉醫院進修,把他培訓成一名鄉村醫生;鄧前堆則承諾留在村子裏,照看好村裏的病人。

「溜索醫生」鄧前堆。資料圖片

這個承諾,鄧前堆一守就是30多年,大半輩子在索道上滑行往返,治病救人。

好在這一切都已成為了歷史。

2016年,雲南省政府決定全省進行「溜索改橋」大工程,數年間投資超過20億,建了199條過江大橋,取代境內全部過江溜索。與此同時,雲南省還修建了大量與橋相連的公路,貫通全省。

自此,困擾怒江兩岸100多萬居民的「渡江之難」就此解決,再也不會有人枉死怒江。而鄧前堆也可以安坐診室,等待病人可以過橋看病,不用再來回奔波。

不過,溜索並未就此退出怒江兩岸的歷史,相反,它還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參與到了當地的扶貧工作中。

怒江州福貢縣馬吉米村,村民在山上種草果增加收入,但運輸問題卻一直困擾着當地居民。

上山下山都是山路,人工搬運不僅低效而且十分辛苦,遇上雨天路滑更是十分危險。僱人搬運又不划算,光運費就能佔去村民收入的一半。

好在雲南當地的一家企業認領了這個扶貧項目,幫助村民解決了此事。該公司的駐村工作隊想到一個主意,將以前過江渡人的溜索改為當地草果生產運輸線。

這一工程自去年開始,企業出錢,村民出力。全村一百多戶村民齊出動,運鋼絲繩,安裝滑輪,歷時半年,在馬吉米村附近的高山峽谷上,成功建立起了26條草果運輸溜索。

溜索建好後,草果運輸效率大大提高,村民們一天能運完以前七天都運不完的草果。溜索運輸大獲成功後,該企業目前正在籌備,把這個工具推廣到其他村。

怒江的案例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從2016年開始,國家投入9500億的天文數字在全國貧困落後地區鋪天蓋地地建設交通網絡,超過5萬個貧困村受惠顧,實現了村村通。交通扶貧,徹底改變了「山里山外兩重天」的困境。

除了交通扶貧之外,教育扶貧也是怒江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怒江解決交通問題之前,小朋友要上學必須要走山路、滑溜索過江,上學過程辛苦且危險。許多怒江當地的孩子因此失學,甚至長到十三四歲,一天學都沒上過。

全國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統計發現當地農村有一千多名適齡入學的少年輟學,若放手不管,就可能造成他們下一代人繼續貧困下去。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9年,怒江州福貢縣專門成立了一家針對失學年輕人的普職教育融合寄宿學校。本着「一個也不能少」的原則,這所學校開學前,校長、老師會去各個村里挨家挨戶地敲門,勸不想讓孩子讀書的家長和不願讀書的孩子來學校讀書。

福貢縣普職教育融合寄宿學校

學校老師表示,他們去的最遠的一家,中午12點爬山,到下午6點才到學生家裏。

好不容易收到了學生,新的問題卻出現了。

雲南怒江地區是一個直過民族聚集地。所謂直過民族,就是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現代社會的民族。

這所學校的許多學生都來自直過民族,他們沒有時間概念,不知道自己哪年哪月出生;沒有衛生習慣,不曉得要洗澡洗頭,學校得發洗衣粉、肥皂,教他們洗;甚至連喝開水也是來了學校學會的。

由此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許多學生從來沒上過學,沒有基礎,甚至還有人聽不懂普通話,完全學不進去。

因此,學校開展了多門職業課,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可以在社會上立足。這些課程包括修車、烹飪、美發、音樂、茶藝,甚至還有學生在世界機械人大賽上獲得了二等獎。

「這些所有懷着夢想的孩子,來這裏學了一技之長後,想開店的去開店,想打工的去打工。」談及學校願景,學校老師胡麗梅說道,「我們對他們(學生)說,我們通過改變你們,再怎麼樣,(也要)改變你們的下一代,這就是我們最想看到的了。我們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再像他們一樣失學,輟學。」

怒江這所輟學青年職業培訓學校成立後,全國各地紛紛仿效,政府也在貧困地區大力宣傳,讓農民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2020年年底統計,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輟學學生的數目,已經由當初扶貧建檔時的60萬人下降到831人。全國近一億貧困家庭的子女,在完成初中義務教育後,還可以接受免費中專職業教育,讓他們有一技之長。

《無窮之路》主持人陳貝兒在戈壁沙漠

目前,《無窮之路》只播到了第五集,去了四川涼山昭覺縣和雲南怒江峽谷廣西融安縣等地。在之後的節目中,《無窮之路》節目組還要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大西北戈壁沙漠和西南川藏高原等地,向觀眾介紹其他方式扶貧的經典案例,記錄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扶貧故事。

TVB的這部扶貧紀錄片,在香港觀眾中引起了熱烈反響,許多人紛紛留言點讚。

「節目真是做得好好,看完好感動。看到祖國壯麗河山之餘,更為祖國大刀闊斧的扶貧政策而感動!」

有人留言表示會帶着女兒看,「讓她們知道生於香港已值得感恩。」

「讓年輕一代反思生活在香港這個幸福地,要知福惜福及再造福」

紀錄片中主持人陳貝兒和拍攝團隊深入祖國各地,爬天梯、遛鋼索、闖沙漠、高原反應,種種艱辛也讓一眾網友十分佩服和感激。

「多謝你為香港人帶來蛻變和發展中的中國。」

「佩服及感謝你們整個團隊的付出。」

有人則嫌每集半小時太短,開始催更。

「這節目星期一至星期五放會好多人能看到。」

「希望TVB日後拍更多大陸城市和鄉村發展類型的紀錄片。」

對於觀眾的熱烈反響,策劃製作《無窮之路》的TVB新聞及資訊部總監黃淑明、新聞資訊部高級專題節目經理阮小清及新聞及資訊部監製岑應都表示,目前的成果是「超乎期望的收穫。」

黃淑明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說道:「《無窮之路》的存在,就是為了讓觀眾切實地看到那些脫貧的土地,那些真正生活的場景。」

對於策劃這部紀錄片的緣由,黃淑明說道,自己和同事近兩年去寧夏和貴州考察,那裏和許多年前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地的脫貧建設讓她感到震撼。他們覺得告訴香港人內地的真實變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於是決定籌拍《無窮之路》。

黃淑明(右)和阮小清(左)。香港文匯報

「我們親身看到過變化,有感而發而主動製作節目,並且覺得有必要及值得做。絕非某些人誤會我們是受委託去做的。」黃淑明說道。

《無窮之路》講述的是發生在中國的成功脫貧的案例,但有些人喜歡質疑中國的成就,甚至抱着不信任的態度看待中國扶貧。

對此,阮小清說道:「所以我們更加要確保節目內容的真實性。也非為歌功頌德而拍,脫貧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真實的,而目前一億人脫貧的成果亦是有目共睹,不需要有什麼『硬宣傳』,拍出來的都是客觀的事實。人民脫貧後鏡頭前真實的生活環境,他們流露的感恩之情很純樸真實。」

陳貝兒和涼山小朋友互比愛心。陳貝兒臉書

阮小清還說道:「我們拍攝隊其實有特地去『邊邊角角』暗中查探,事實上他們看到的就是那些人真脫貧了,過着開心的生活。」

此外,黃淑明還特意提到了《無窮之路》啟用陳貝兒擔任主持人一事,她表示,這個角色就是在強調「香港人的視角。」因為陳貝兒高校畢業,見識廣博,沒有新聞記者的經歷,比較容易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引發觀眾共鳴。

陳貝兒也在節目播出過程中,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着自己在拍攝中的經歷和感受,曬出了自己在大涼山爬天梯、在怒江峽谷溜鋼索、和當地小朋友唱歌的照片。

陳貝兒臉書分享怒江峽谷拍攝經歷

「拍攝過程雖然很辛苦,但很開心,因為最緊要的就是做自己鍾意的事。」陳貝兒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在團隊中身兼數職的TVB新聞及資訊部監製岑應則在採訪中感謝了各地政府工作人員的配合和幫助。

岑應(前排)和陳貝兒怒江峽谷拍攝間隙合照。陳貝兒臉書

岑應提到,拍攝團隊一行人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拍攝時,遭遇高原反應,「當地所有的陪同人員和相關部門的人員都很支持我們,買好多好多的氧氣放在車上供我們吸,對我們的照顧和關懷無微不至,充分保障我們的生命安全。」

對於網友「半小時節目太短」的「抱怨」,阮小清回應稱:「半小時可以令節奏快些,如果一小時擔心觀眾沒耐性。觀眾嫌短就會更加有期待追看。」

《無窮之路》的成功,讓節目製作人黃淑明和阮小清感到很開心,儘管目前沒有拍攝下一季的打算,但她們未來希望籌備關於「國潮」和十四五規劃有關的節目,讓香港乃至世界的觀眾感受到祖國的嶄新魅力。

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