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以「文化+」推動產業轉型已時不我待

霍啟剛

全球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環球經濟疲弱,香港當然亦受到影響。回看2023/24財政年度特區政府上半年的財政狀況,期內的實質收入與財政預算案的全年預期仍有一段頗大差距。特區政府須重新審視香港經濟結構,透過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收入。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引香港要全力建設「八大中心」,文化體育產業將是新興的經濟增長「火車頭」,同時也是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礎。可是,特區政府對文化、體育仍然保持着以資助為主導的思維,未能真正將文化、體育看成一個產業,固有框框有待突破。

政府為文化、體育機構提供資助本身不是壞事,畢竟要落實文體項目,是需要一定資源。不過,政府現有的大多數資助計劃,只限非牟利機構申請,作用始終不能持久。而且,創造具有國際級數的作品或技術,例如荷里活的人工智能電影特效,需要投入數以億元資金,政府現有的資助計劃實在無法推動。因此,政府需要在單純資助與高效市場參與之間作出平衡。

過去一段日子,筆者積極主張善用香港各個優勢產業,推廣「文化+」概念。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有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優勢,絕對有能力發展文化估值、保險、融資的業務。另外,粵港澳大灣區潛力無限,只要通力合作錯位發展,將可以發揮協同效應。筆者亦曾建議利用「大灣區投資基金」,容許企業參與,與廣東省共同發展和投資具有潛力的文體項目,打造由香港領頭的「灣區品牌項目」,為文體產業化注入動力。可是,當香港仍處於研究階段的時候,內地已經比我們走快了很多步。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融資聯盟」11月28日在廣州成立。

由廣東省委宣傳部、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作指導單位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融資聯盟」最近在廣州成立,希望搭建出一個投融資平台,為文化產業打造一個投資生態圈,以「文化+金融」賦能高質量發展。聯盟首批成員包括各地的私募股權機構、證券公司、文化國企等,但未見有香港機構入選。至於今年深圳市讀書月,也有出版交流論壇,以及其他不同種類的深港「共讀雙城」活動,為加強兩地之間的交流,創造發展機遇。因應內地的發展進度,特區政府須與時同步,在總體規劃和實際行動中發揮「灣區思維,互助互補」精神,除了繼續提供資助、支持多元文體項目發展外,亦應該推動企業參與文體產業化,加強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合作,為香港帶來新動能,落實好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在國家發展過程中作出貢獻。

(本文首刊香港文匯報,作者霍啟剛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