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藏品激發想像:全新專題展「山鳴水應」探索後工業時代山水與人類的關係

呂書練

乍看名稱「山鳴水應」,以為是一場有關山水畫的創新展覽。這不完全錯,卻遠不止這些。展覽作品不但以平面、立體,乃至流動影像等方式表現山水之特性,山水之美景,更是探索在後工業時代日趨虛擬化的世界中山水與人類的複雜聯繫。

現居紐約的瑞士視覺藝術家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 Party)的《水中倒影》 (2022)是本次展覽的主圖片。(香港文聯網)

所以,走進即日起對公眾開放的M+南展廳「山鳴水應」展場,除了欣賞到不同名家、風格各異的平面山水畫外,更多是以立體的、流動的甚至反鏡面的形式,把肉眼可見的山水風景傳遞比山水以外更多的信息。所以,這個以山水為主題的展覽格局宏大,也體現了2021年11月12日開幕的M+作為世界規模藝術博物館豐富多元的藏品。

展覽入口處:右圖為楊詰蒼的《白描芥子園(十一日談系列)》。(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根據M+水墨藝術副策展人楊浚承在現場介紹,本次展覽的「山水」主題有三層含義:一是傳統的山水畫;二是山水哲學,包括由此衍生的詩詞和宗教等;三是山和水與日常生活的關聯。

這位觀眾正欣賞現居上海的郭城作品《成為漣漪》。 (香港文聯網)

所以,這個館方預定為期兩年的展覽將定期輪換展品,展出國際上重要的藝術家、建築師和流動影像創作者的作品,令作品之間能產生新的對話,並與博物館外的大自然與城市環境有新的交流聯繫。據悉,展覽還會配合一連串公眾節目,以及 M+戲院特別放映節目,將讓觀眾在展廳外親歷 山水的想像和感染力。

展覽現場:前面為北京藝術家楊心廣的圓石作品《絜矩》(2007)。(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香港藝術家陳麗同的《無盡的消耗》(2015至2017)。(香港文聯網)

在策展人看來,「山水」遠遠超越肉眼可見的風景,更構成中國哲學思想和詩意想像的文化底蘊,啟發了東亞上千年的水墨畫傳統。所以,「山鳴水應」展覽受此文化底蘊啟發,又加以發揚,透過視覺藝術、流動影像、聲音和設計及建築範疇,重新想像我們與山水的關係,並探討不同類型和媒介之間的呼應,尋覓空間與時間、視覺與想像、短瞬經驗與恆久歷史的共鳴。

展覽現場:左為現居北京的郭鴻蔚的《自然形式的圖集No.23、25、34、69》(2017);右為泰國藝術家Tanatchai Bandasak的單頻道高清數碼錄像作品《青石》(2017)。(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本次展覽共分為九大主題,分別為「擴闊經典」、「觀看的方式」、「宇宙觀」、「此岸彼岸」、「體驗時間」、「光與聲」、「介入自然」、「重新出發」和「通訊設備」。共展出近130件該館收藏的相關作品,包括郭鴻蔚、靳埭強、劉慧德、安娜.曼迪耶塔、唐家偉、王無邪、徐冰、楊詰蒼和趙無極等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他們以山水為概念、主題和媒材,在藝術和思想層面加以詮釋演繹。

趙無極作品《無題》 (1969)。(圖片由M+提供)
安娜.曼迪耶塔的超8毫米菲林轉高清數碼錄像《血腥的輪廓》。(圖片由Galerie Lelong&Co., New York提供)
靳埭強1997年作品《天、地、人》。(香港文聯網)

此外,M+設計館藏中宮島達男的招牌 LED 裝置、以及劉窗、亞瑪.金華和阮純詩的大型錄像裝置,則喚起了當代城市和數碼世界的新山水。展覽亮點還包括一座「雕塑花園」,展出野口勇的鍍鋅鋼雕塑;亦有由王嘉佳因應場地而製作的互動裝置《山內之山》,觀眾的一舉一動可觸發雕塑的光影與聲音變化,讓觀眾感受與山水之間的對話。

展覽現場:宮島達男的招牌 LED 裝置《Region No. 43701–No. 43900》 (1998)。(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展覽現場:野口勇的鍍鋅鋼「雕塑花園」是其中一個亮點。(梁譽聰攝,圖片由M+提供)
野口勇「雕塑花園」系列作品之《雲峰》。(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指出這個嶄新展覽的意義所在:「『山鳴水應』展覽讓備受尊崇的中國山水傳統,與來自亞洲各地具實驗精神、跨領域藝術家的作品對話,體現出 M+作為一間創新和具前瞻性的視覺文化博物館,致力為公眾帶來觀賞藝術的新方式。」

洪樹群的《下午四時》 (2016)。(香港文聯網)

根據M+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此展覽所選的作品,反映人類如何探索與科技和大自然建立新的關係,讓觀眾體驗沉浸式、科技和感官的景觀,重新詮釋既作為文化遺產又是藝術傳統的山水。這次展覽旨在促使觀眾思考大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在現今的後工業時代,人類在大自然中所處的位置。」

展覽現場作品:現居巴黎的韓國藝術家李禹煥的《關係項——鏡之道》 (2021/2024)。(香港文聯網)
另一個角度看《關係項——鏡之道》 (2021/2024)。(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而M+ CHANEL流動影像主策展人蘇筱琪則強調,此展覽跨領域和實驗性的策展手法:「流動影像、雕塑、聲音和建築等當代藝術媒介的交織互映,為我們思考人類與自然世界之間的關係,開闢可能的新方向。」

吉岡德仁的《水方塊》(局部) (2002)。(梁譽聰攝,圖片由M+提供)
朴鉉基的《無題》 (1987/2018)。(圖片由M+提供)
TAKT PROJECT株式會社的《COMPOSITION》 (2016)。(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現場展出藝術家的山水畫作品,大多只以山水為創作概念,繼而加以詮釋演繹,不失創新。譬如王無邪作品《天地情之十五》,呈現河流入海過程,加以稀釋的墨和淡彩渲染畫作,充滿自然主義風格的藝術表現力;而作為本次展覽主圖片的《水中倒影》也是較為傳統的山水作品,但這件靈感取自藝術家故鄉瑞士爾卑斯山的作品,尼古拉斯·帕蒂卻以粉灰、粉藍、綠粉等勾勒山水景觀,予人迷濛美感。

王無邪作品《天地情之十五》(2003)。(圖片由M+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館藏作品外,這次特別展出兩位由M+與其他機構共同委約的兩位亞洲藝術家的作品,分別是越南藝術家兼電影製作人阮純詩創作的三頻道數碼錄像《無聲的四十七日》和現居新德里的印度藝術家亞瑪•金華的錄影裝置作品《孔雀之墓》。

《無聲的四十七日》由M+、新加坡美術館、森美術館和荷蘭作家兼贊助人2009年成立的同名私人基金Han Nefkens Foundation 共同委約創作,作品目前同時在新加坡美術館展出(至4月14日)。阮純詩將聲音樣本與荷里活和越南電影中的自然風景片段交織在一起,凸顯在主流電影常作背景、替身的角色,並插入引用自科幻小說的文字,旨在探索是否可能以聆聽來認識事物,這種方式不以人類為中心,反而更貼近大自然。作品同時以光與暗、聲音與寂靜的鮮明對比,搖撼越南後殖民時期根深柢固的權力關係。

展覽現場:阮純詩的三頻道數碼錄像《無聲的四十七日》(2024)。(梁譽聰攝,圖片由M+提供)

《孔雀之墓》則是M+與Sharjah Art Foundation共同委約,該基金會於中東古城沙迦及其周邊地區倡導、促進並創造當代藝術,與國際藝術界交流對話。作品在七個熒幕來回播放一系列自然影像和寓言似的短篇故事, 藉此深思死亡的旅程, 以及死亡與生者的牽纏。同時將民間傳說、推想式小說和自傳等數種敘事結構交織在一起, 並以出現於當代的暴力和鎮壓形式,重新討論遠古哲學。

亞瑪.金華(Amar Kanwar)的《孔雀之墓》(2023)展覽現場。(梁譽聰攝,圖片由M+提供)
亞瑪.金華(Amar Kanwar)的《孔雀之墓》的孔雀。(圖片由M+提供)
展覽現場:前面為新加坡藝術家蔡財德作品《文人石》。(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日本藝術家鹽保朋子的合成紙作品《天根》性2006)。(香港文聯網)
由王嘉佳、Martin De Bie和Olivier Bienz共同創作的裝置作品《山內之山》。(香港文聯網)
展覽現場一角。(鄭樂天攝,圖片由M+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