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諶容與花城

陳錫忠

(香港文聯網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發表中篇小說《人到中年》而轟動文壇,並引起社會關注中年知識分子工作、家務負擔過重的著名女作家諶容於2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該小說不但獲首届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一等獎,由其改編的同名電影也於1983年獲得第三届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電影和第六届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女主角陸文婷醫生飾演者潘虹憑此片成為金雞獎影后,而親自擔任編劇的諶容本人也憑藉該片榮獲第五届小百花獎優秀編劇獎。該小說後來更被評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最有影響力的40部小說」之一。

諶容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1975年出版個人首部長篇小說《萬年青》,1978年出版長篇小說《光明與黑暗》,早年作品獲巴金、茅盾等賞識和點名稱讚。諶容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勇於觸及現實問題,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作為中國新時期重要作家,諶容一生創作豐厚,出版的作品還有小說《減去十歲》、《懶得離婚》等,收錄於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六卷《諶容文集》中。本網現轉刊曾發表諶容作品的廣州文學雜誌《花城》時任編輯陳錫忠的專文,以表悼念和敬意。)

中國新時期文學重要作家諶容2月4日在北京逝世。(網上圖片)

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認識不少勇於面對社會現實,在作品裡深刻而又生動反映人們迫切而正當要求的優秀作家、編劇,諶容就是其中佼佼者。近日,驚悉88歲的她走了,悲從中來。當年我們與她的黑白合照已漫漶斑駁,我思緒萬千,她與花城出版社(以下簡稱花城社)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又湧上心頭。

1986年金秋時節,諶容又一次南來羊城,時任花城社總編室副主任的我與幾位同事熱情接待了她。她穿着大方得體,笑容可掬,與我們談了出版小說《錯,錯,錯!》等公事後已是中午,當時花城社在大沙頭辦公,我們一起漫步進入綠意盎然、樹影搖曳、寧靜淡雅的東湖公園,在湖色氤氳、波光粼粼的湖畔餐廳共進午餐,湖鏡開顏,暢敘友情。我們對她說:「今年您剛50歲,正是人到中年,來廣州一行很有意思呀。」她也樂呵呵道:「廣州來過,但金秋的廣州氣候宜人,心情格外舒暢。」

諶容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刊登在《花城》雜誌上的照片。(作者供圖)

諶容是在1980年發表反映中年知識份子因在工作、家務兩副重擔下,超負荷運轉而仍忘我工作的中篇小說《人到中年》而轟動文壇的。小說榮獲第一届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一等獎,次年她又親自擔任編劇,將小說改編為同名電影,並榮獲第三届中國電影金雞獎和第六届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諶容本人也憑藉該片榮獲第五届小百花獎優秀編劇獎。當年,我以花城社《影視世界》雜誌記者身份採訪了主演中年醫生陸文婷的潘虹,她閃爍着那雙極其美麗又帶點憂鬱的大眼睛對我說:「《人到中年》電影轟動全國,尤其是中年知識份子看得熱淚盈眶,作者諶容應立頭功啊,只有一身剛直氣才能寫出為民呐喊的好戲!」

根據諶容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人到中年》由潘虹、達式常主演。(網上圖片)

有年,諶容與《青春之歌》作者楊沫同來廣州,社領導蘇晨親自陪同,他們曾一同看廣州鎮海樓的旭日東昇,一同朝拜有八百年歷史的佛山祖廟,還一起去了幾天美麗的海南島,在婀娜多姿的椰樹下,在舒心的陽光沙灘上,在藍天白雲大海邊暢談文學和出版。

諶容在《花城》上刊發了不少文章,花城社也為推介她的作品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我就讀過蘇老當年為諶容發表在《花城》1987年第一期頭條的中篇小說《獻上一束夜來香》所寫的書評《夜來香的悲歌》。小說描寫58歲的李壽川花兩元無意買了一束夜來香,隨意插在20多歲女大學畢業生齊文文的辦公室花瓶上,引發一場風波的故事。蘇老筆力遒勁地寫道:「我見到了人間最壯麗的場景,莫過於勇氣和智慧與那種想扼殺或坑害它們的現實的搏鬥。」蘇老還為諶容的作品參加全國文學評獎寫過推薦書,「惜才愛才」乃是當年花城社人創業的三大法寶之一啊!(還有兩個法寶是:「敢為天下先」和「發奮圖強開創新局面」。)

1986年秋攝於廣州東湖公園。中為諶容,右一為作者。(作者供圖)

諶容從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了長篇小說《萬年青》、《光明與黑暗》以及多部小說集,她的創作經驗彌足珍貴,十分豐盈,但她卻不喜歡寫自己。近日,我翻看保存已37年的1987年第三期《花城》雜誌,就見到了她的《並非有趣的自述》一文。文章開篇她就說:「關於我自己,甚麼也不想說,甚麼也不願寫。」多年來,她奉行原則就是:「謝絕採訪、謝絕上鏡頭、謝絕上封面、謝絕介紹創作經驗。」在1981年歲末,諶容卻主動向《花城》編輯談起,想要寫一組關於童年的散文,並寫下了《賣豆腐的女人》、《背柴的小女孩》、《「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美人兒》等文,字裡行間疊印着她很多的童年碎影。她本想將這組散文一直寫下去,但因忙於趕寫一個中篇,中斷了。在這篇文章裡,她講述了和花城社的別樣情誼、文學創作的艱辛,今天讀來仍讓我感動。

諶容發表在1987年第三期《花城》上的文章《並非有趣的自述》。(作者供圖)

一身剛直正氣的諶容為知識份子呐喊已是眾所周知的事了,但人們很少知道她也十分關心個體戶這個弱勢群體。話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陳俊年任花城社《旅伴》編輯室主任(後任廣東省新聞出版局局長)時,在《南風》報(此報當年由花城社與廣州市文聯合辦)上發表了一篇謳歌個體戶店主高德良的佳作《「太爺雞」與探索者》,著名文藝評論家黃樹森就撰文高度評價道:《「太爺雞」與探索者》是新中國第一篇寫個體經濟的報告文學。然而,當時也出現雜音,有人攻擊陳俊年是因「雞髀打人牙鉸軟」(粵語俗語,指吃了老闆雞腿為老闆寫出來的文章),剛好此時諶容來廣州,耿直的《南風》報負責人李士非把此事告訴了諶容,一身正氣的諶容打抱不平:「能寫出讚美優秀個體戶的佳作,能為弱勢群體發聲,能支持政府的開放改革政策有何錯?我要親自去聽聽看看,掌握第一手資料更有發言權。」

早年的諶容(網上圖片)

於是那天李士非陪着諶容冒着傾盆大雨,來到面積不到兩平方米的高德良檔口,與他促膝交談,認真記下他的故事和建言。高德良看到大名鼎鼎的諶容冒雨來訪肅然起敬,動容地說:「我一定要更努力做個探索者,為發展個體戶事業打前陣!」諶容懇切地說:「你是改革開放珠水先暖的浪花。廣州個體戶發展了,就能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謀生管道多社會才有朝氣。廣東個體戶和傳媒人就是敢為天下先,我一定把你的創業精神寫進我的作品。」後來,高德良當選為三届廣州市政協委員,也光榮入了黨。

我讀過諶容不少灼灼其華的作品,她用真誠的態度審視時代,特別濃墨重彩刻畫女性的典型,她把對女性命運的思考提升至人類命運的高大視閾。文本成功塑造了不少命運各異的人物,體現了一位有良知作家的自覺擔當。

來源:南方+ (本文作者陳錫忠為花城出版社前副社長、編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