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法國五月藝術節攜手 大師名作雲集 M+首個攝影主題特展「黑白」在對比中迸發火花

呂書練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一系列中法文化交流活動和合作項目年初已陸續展開,香港今年的「法國五月藝術節」活動也提早登場,由該機構攜手M+舉辦、並與法國國家圖書館共同策劃的「黑白──攝影敘事」特別展覽並於3月16日起在M+地下大堂展廳對公眾開放。

意大利攝影師馬里奧.賈科梅利的 《我沒有手撫摸我的臉》(1961至1963年)是「黑白─攝影敘事」特展主題圖片。(巴黎 © Mario Giacomelli Archives,圖片由M+提供)

這既是2024年度法國五月藝術節之開幕節目,也是M+首個致力於探索攝影媒介的特別展覽,共展出逾250幅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珍貴照片,以及30多幅來自M+館藏的作品。透過審視黑白攝影這個歷久彌新的藝術媒介,一方面凸顯貫穿於世界各地黑白攝影大師作品的藝術實驗,另方面讓今日城市人感受「黑白年代」單色攝影如何在反映現實中揭示超現實抽象的力量,以及這些大師級的黑白影像在彩色和數碼攝影普及的今日展示的特殊魅力。

「黑白對比」是本次展覽主題,這兩個最基本和純粹的「原色」可以迸發出「繽紛」火花。圖為展覽現場。(鄭樂天攝影,圖片由M+提供)
比利時攝影家吉爾伯特.法斯特納肯斯(Gilbert Fastenaekens)的 《夜曲──避難所》(1982年)。(圖片由M+提供)
香港攝影家何藩作品《陰影》(1964年)。(圖片由M+提供)
兩位法國攝影家作品(左起):維利‧羅尼的《威尼斯》(1959年)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法國巴黎歐洲廣場的聖拉扎爾火車站後方》(1932年)。(香港文聯網)

根據策展人現場介紹,本次以「黑白」為主題的攝影敘事展意念源自法國國家圖書館四年前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的一個同名展覽。展覽因疫情而中斷。此次與M+合作移師香港,並作為法國五月藝術節開幕節目,在原有該館收藏的國際名師作品基礎上注入亞洲元素,包括展出多幅M+館藏的香港名家作品,令展覽內容更多元,策展人並嘗試在逾280幅作品中找出「共同點」,以「對比」方式陳列,觀眾在欣賞個別影像時,也可以「對比」角度激發想像,擴闊視野。

本次「黑白」展三位女將(左起):M+視覺藝術主策展人姚嘉善、法國國家圖書館十九世紀攝影策展人Flora Triebel、M+視覺藝術助理策展人胡寶雯。(香港文聯網)

全名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黑白──攝影敘事」的展覽以1915到2019年的攝影作品為主題,是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攝影藏品首次大規模在亞洲公開展出,包括超過170位國際知名攝影師的作品,如曼‧雷、黛安娜‧阿爾比絲、馬里奧.賈科梅利、羅伯特‧法蘭克、威廉‧克萊因、森山大道、瓦萊麗.貝林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等,以及M+館藏的亞洲著名攝影師和藝術家作品30多幅,包括陳復禮、何藩、邱良、黎兆芳、劉香成、郎靜山、張照堂、納里尼.馬拉尼、石元泰博和內地中生代攝影師張海兒等,追溯他們的創作如何影響這種富於表現力的藝術形式。

法國攝影家勒內.布里(René Burri)的《中國北京昆明湖》 (1964年)。(圖片由M+提供)
美國攝影大師曼‧雷(Man Ray)作品《電力──為巴黎配電公司拍攝的九張實物投影照片》(1931年)。(香港文聯網)
邱良作品《歧途》(1960年代)。(香港文聯網)

展覽以三個主題分區,包括「對比」、「光影」和「色景」, 從不同視角助觀眾理解超過一個世紀的黑白影像製作。其中以「對比」較具可觀性,除了攝影師捕捉日常生活中具有強烈反差的瞬間,策展人也將不同攝影師拍攝相近主題或題材的作品放在一起,觀者可以對照來欣賞,有助加強人們對現實的感知。

「對比」主題區現場。(鄭樂天攝影,圖片由M+提供)
三幅「二人行」作品對比(左起):邱良的《儷人行(告士打道)》(1961年)、維萬‧孫達拉娒的《一對姊妹和〈兩個女孩〉》(2001年)和黛安娜‧阿爾比絲的《雙胞胎姊妹,美國新澤西州羅塞爾》(1966年)。(香港文聯網)

在這部分,攝影師運用攝影器材,將周遭景物化為一個個充滿對比的世界。他們巧取角度,精心構圖,將強烈反差的極端兩色以黑中見白、白中見黑的演繹手法,製造出人意表的視覺效果,衝擊人們的想像力。並再以「白紙」和「黑畫」細分,進一步探索光與暗。

俄羅斯攝影家亞歷山大‧羅欽可作品 《帶着徠卡相機的女孩》 (1934年)和美國攝影家萊利‧克拉克作品《少年的慾望──塔爾薩的少年》(1971年)。

在策展人觀點看來,「在色彩欠奉的黑白攝影中,攝影師如要創作有力的構圖,必須倚靠對比、形狀和造型等元素。」比如,拍攝白皚皚的雪山,亮度的調節往往會影響照片的立體效果。「雪景攝影可謂一反黑白對比的常規,令拍攝對象在一片廣袤的亮白反襯下顯得幽暗,造就出與別不同的畫面。」

兩位法國攝影師愛德華‧布巴和勒內-雅克分別於1955年和1948年拍攝的雪景作品《盧森堡公園的初雪,巴黎》和《法國巴黎克利尼昂庫爾門防禦區》。(香港文聯網)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都是用傳統相機單色拍攝,但沖曬技巧卻可營造出不同的相片效果,而東西方繪畫審美觀也在攝影師沖曬後的作品中體現出來。比如,同為以風景為主題的銀鹽照片,法國攝影師皮埃爾‧德‧費努瓦爾的《風景》(1986年)上那一片白,令人聯想到西方油畫中那一抹色塊;而香港攝影師陳復禮兩幅攝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無題》和《江上漁歌》則充滿中國傳統水墨畫意蘊。2018年以102歲高齡逝世的陳復禮乃中國畫意攝影的開拓者,以結合黑白攝影和中國水墨畫的美學著稱。上述作品正是實例。

東西方審美觀也在攝影作品中反映。左起:皮埃爾‧德‧費努瓦爾的《風景》和陳復禮的《無題》、《江上漁歌》。(香港文聯網)
台灣攝影家郎靜山作品《金波泛筏》(1930年)具有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意境。(香港文聯網)

除了不同攝影師的作品「對比」,部分攝影作品本身也捕捉到「對比」之特效,像香港攝影家黎兆芳攝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黑與白》,就以截然不同的兩面黑白牆,將相片的構圖整齊劃分成兩半,一支挺拔的花莖越過中軸,其自然的曲線惹人注目。右邊深色的花朵和左邊的白花,各自在明和暗的背景襯托下顯得突出。整張相片的構圖精巧,線條明麗,乍看猶如一幅靜物畫。

香港攝影家黎兆芳的《黑與白》。(香港文聯網)
法國攝影家德尼‧布里哈特的白色《蘭花》(1987年)和《黑色鬱金香》(1977年。(香港文聯網)

「光影」環節主要展示攝影師如何「借光作畫」。他們一方面運用各種器材如反光板、快門、閃光燈和菲林,來勾勒出影像的細膩質感、氛圍、圖案和結構,再透過捕捉自然光和人造光,如光線、光束、圓圈、網狀或光暈,來營造戲劇性和神秘感。比如日本攝影家田原桂一的《雲隙光,倫敦》(1973年)和何藩的《迷離世界》(1959年)。曾任電影導演的何藩擅長捕捉現場氣氛和人的情感,他是利用天井流瀉而下的光影,為這道中環街市的日常景致添加幾分戲劇色彩。

「光影」展區。(梁譽聰攝影,圖片由M+提供)
日本攝影家田原桂一的《雲隙光,倫敦》(左)和香港攝影家何藩的《迷離世界》。(香港文聯網)
中國中生代攝影師張海兒作品 《有攝影師左手的夜景,廣州,1987年》 (1987年)。(圖片由M+提供)

展覽的第三部分是「色景」。因為在黑白兩極的光譜之間是一連串灰調,以及無數細膩的色調變化。這部分透過呈現一系列灰階色譜的連續影像,來凸顯灰色調的細微差別如何造成單色攝影的無窮變奏,值得有心人駐足咀嚼。

「色景」展區現場。(梁譽聰攝影,圖片由M+提供)

對於館藏名師作品首次在巴黎以外的亞洲舉行、並結合了亞洲攝影家作品的特展,原策展機構──法國國家圖書館館長Laurence Engel對M+日臻完善的藝術場地「深感滿意」,認為「是一次令人興奮的旅程」。法國五月藝術節執行總監馬沙維則強調法國與香港之間跨文化合作的重要性,認為三方合作展示法國最珍貴的國家黑白攝影藏品和M+攝影藏品「體現了法國五月對豐富文化交流的堅定承諾」,有助法國與香港展開深度的藝術對話,締造文化橋樑,促進互相理解。

出席展覽開幕儀式的主禮嘉賓合照,包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M+、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法國五月藝術節、法國國家圖書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等代表。(圖片由M+提供)

展覽期間,M+將與法國五月藝術節聯合一系列賽馬會社區拓展藝術教育項目,舉辦攝影師導賞團、講座和對談活動,也會舉辦社會服務機構及通達導賞團,為本地中學教師和學生提供免費展覽門票供自由參觀,讓不同觀眾均可參與其中。

更多作品欣賞

馬克‧呂布的《1965年北京古董店櫥窗》(1965年)。(香港文聯網)
墨西哥攝影家佛洛.加杜諾(Flor Garduño)作品 《光之籃》(1989年)。(圖片由M+提供)
何藩攝於1954年的《人生舞台》。(香港文聯網)
香港攝影家劉香成作品 《毛以後的中國──大連,滑冰》 (1981年 )。(圖片由M+提供)
日本攝影家宮本隆司的《九龍賽城,#078》(1987年)
以拍攝肖像和花卉著稱的美國女攝影家伊莫金.坎寧安(Imogen Cunningham)的 《兩朵馬蹄蘭》 (1925年)。(圖片由M+提供)
現居巴基斯坦的印度女攝影師納里尼‧馬拉尼的噴墨印相作品《遺跡》。(香港文聯網)
邱良的無標題作品,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文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