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樂小百科II:零基礎如何欣賞中樂音樂會

就中國傳統音樂的鑒賞而言,由於其藝術特質不同,需要調整心境,將音樂放到一定的文化生活背景中去體味。中國傳統音樂始終置身於廣闊的現實生活之中。且中國音樂與其他藝術息息相關,通過剖析中國音樂與中國傳統文化及其他藝術的關係,即使是零基礎的觀眾,也能加深對傳統音樂的理解。

象形擬聲

在中國傳統音樂中,有較多是通過樂器屬性直接描繪或模仿自然景物,例如浙江箏曲《高山流水》,在高山部分透過跌宕起伏的樂聲,來體現高山之巍峨,化無聲為有聲;在流水部分通過拂的手法,表現流水潺潺之態。

除了對大自然的生動描繪,中樂也包含了對人聲的模擬。語調與音樂最根本的相同之處在於具有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音質的可辨性。因此,不同聲調的差異便對音樂的旋律、節奏、力度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其中尤以南北之間的差異為最。如北方話聲調較高,起伏大,因而北方民歌、說唱音樂等音域跨度較大,旋律運動的力度感也較強;而南方聲調區分細小,各字聲調音高起伏的對比度也相應較小,因而南方民歌、說唱音樂等常常旋律柔和。

會意

傳統中國器樂的題材雖以寫景、抒情和描述故事為主,但少有單獨寫景或寫情的,更多的是採用「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表達手法。這類寫景的中國器樂其實與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觀密切相關,包括透過大自然來表達作者逍遙愜意的人生觀。例如《春江花月夜》,其曲調在層層疊進中,展現了月、風、花影、水雲以及點點白帆,表現了江南水鄉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怡然自得、恬靜閒適的心情。

中樂也多借對景物的描寫來言志。在這類作品中,梅、竹、蓮、松、柏等常常成為樂曲的題材,隱喻君子清逸脫俗的到的風範,又或以田園山水作為寄情對象,因此音樂風格大都清冷恬淡。

生活在現代都市裡的人們,難得有機會去領略自然,閒暇之時邂逅一場音樂會,也未嘗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