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續推「故宮文化講座系列」 首場3月12日網上開講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故宮文化講座系列」首部曲及第二部曲已於去年舉行,香港故宮日前宣布,將於今年3月至5月呈獻「故宮文化講座系列」第三部曲。三場免費的網上公開講座將以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為主題,來自香港、北京與台北的故宮文化專家將分享他們的學術研究成果,並介紹燦爛多姿的故宮文化。

講座將有三位故宮文化領域的資深學者,分別探討清代康熙朝歐式火砲的技術發展、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外銷瓷器,與清宮藏伊斯蘭玉器,引領觀眾追尋中外文化交流的軌跡,細味珍寶的文化內涵。據悉,三個講座將透過網上平台Zoom進行免費直播,主講人語言為普通話,但現場設有廣東話即時傳譯。

講座詳情:

「康熙朝的歐洲火砲技術」(2022年3月12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研究員周維強博士將介紹清代康熙時期的歐洲火砲技術,以及在火砲知識和軍事應用上的突破性發展。清初歐式火砲在亞洲已經普遍流傳,滿人擅長騎射,對於火器亦十分重視。康熙帝是十分重視火砲的帝王,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亂」發生後,清軍便在耶穌會士南懷仁的協助之下鑄造火砲。

「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外銷瓷探析」(2022年4月9日):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器物部主任呂成龍先生將介紹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古代外銷瓷。故宮博物院的陶瓷收藏舉世聞名,尤其是珍貴的清宮「五大名窯」瓷器,以及明、清時期景德鎮燒造的御窯瓷器。當中的外銷瓷主要是1949年以來通過國家撥交、私人或企業捐贈,和由故宮博物院購入等管道入藏,只有個別屬於清代宮廷遺留。雖然這些外銷瓷較不為人所熟知,但卻是館藏增長的明證。1949年以後,由國家文物局和文聯撥交,以及自行購買的數量均有所遞增——說明了外銷瓷在學者與收藏家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瓊瑤自古來西域—清宮藏伊斯蘭玉器多樣性的賞析」(2022年5月14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器物處處長鄧淑蘋女士將探討為何在十八世紀後半葉,大量伊斯蘭世界製作的玉器東傳到中國並成為清宮典藏。鄧女士將講解這些玉器的功能,並根據其藝術特徵,區分出北印度的莫臥兒帝國、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等四個地區風格。另外亦會從玉器上加刻的御製詩,解析乾隆帝的美學觀以及他對部分玉器的迷思。

來源:點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