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宛霞:京劇是文化瑰寶 香港應重視戲曲人才培養

戲曲在中國歷經千年孕育,將文學、音樂、舞蹈、表演、美術、武功融為一體,有著獨樹一幟的藝術風貌。香港京崑劇場創辦人及藝術總監、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鄧宛霞指出,香港的優勢是擁有國際視野,但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素質,重視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承及培養,推廣國粹,使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鄧宛霞憑京劇《大英傑烈》(又名《鐵弓緣》)獲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國家藝術基金今年3月公布2022年資助項目,香港的6個舞台藝術類項目及3個美術類項目首次入圍,其中靈宵劇團分別以「小戲曲《畫皮》」、「戲曲編劇《馬湘蘭》」兩個項目成功獲得資助,鄧宛霞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喜見有香港本地劇團的戲曲作品入圍資助名單,她認為:「這是國家藝術基金首次開放予港澳機構申請,令本地劇團有多一個渠道發展藝術項目,不僅為劇團提供資金支持,並有助劇團後續申請在國內外的交流演出,促進兩地在藝術項目上的合作。」中國戲曲蘊藏豐富傳統文化,鄧宛霞認為藝術水平是入圍作品最重要的評審要點,另外她也很注重創意,她解釋:「香港項目參與全國競爭,入圍作品也代表有很高的水準。以戲曲來說,優秀的作品必須體現中華文化的美學精髓,並在不違背傳統美學的原則下製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鄧宛霞表示,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有利於戲曲在香港的推廣和發展。(崔俊良攝)

加強傳統文化培養

在香港,有些人曾經伴隨長輩到戲棚看戲,又或在電視前聽過粵劇的鑼鼓聲,多數港人看戲曲,較鍾情粵劇,但亦有欣賞京劇的觀眾。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鄧宛霞,自小接觸傳統中國文化,其後到歐洲學習鋼琴,設身處地感受西方文化的精華,最後發現最深愛的仍然是中國戲曲。她自小受母親影響,接觸京劇,她還記得兩歲時有老師每天到家中教媽媽唱戲,到了六七歲就開始練功,每天放學後到春秋戲劇學校練習,也有請老師到家中教學,練基本功,如飛腳、掃堂腿等。鄧宛霞表示:「文化需要從小培育,由小接觸才可以培養興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並非參加幾堂課外活動班便能做到,參考內地,有專業的團體、學校,有附小、附中到大學級別的戲校,即使在學校外都有戲團可以參與,藝術氛圍很好。香港應該重視文化教育,如學校要有六年的中國文化課程,香港演藝學院也可以加入崑曲、京劇學士學位課程。各類型的藝術機構也可長期舉辦戲曲活動,讓市民能夠參與。」鄧宛霞認為,將本地藝術家及整體市民的藝術意識提高,培育本土的藝團,才能製作出有條件走出國際的表演。

鄧宛霞認為,京劇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也是戲曲表演的典範。(崔俊良攝)

讓年輕一輩多接觸

不少人抗拒京劇,因為對語言不熟悉,又或認為戲曲是嘈吵、老土的表演,鄧宛霞指出:「表演是靠演員唱、念、做、打,靠身段、營造的氣氛去吸引觀眾。單看舞台設計、演員的化妝、戲服和身段動作,也非常賞心悅目,加上劇場大部分都提供字幕,因此語言不應是障礙。」近年,香港有不少年輕人都認同並支持這種珍貴的藝術形式。京崑劇場長年於本港各大、中、小學進行教育活動,其中「京崑知多少」學校巡迴導賞演出深受學生歡迎,讓年輕人有了解及接觸京崑劇的機會,鄧宛霞表示:「每場同學的反應都很好,還有學生在完結後想加入劇場學習表演。他們表示對故事很有共鳴,只要表演是有質素的,自然就能吸引年輕人,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京劇表演。」

京崑劇場成立於1986年,歷年來策劃、組織了各類型演出、導賞講座、工作坊等。(崔俊良攝)

請內地大師來港獻技

鄧宛霞師承京崑藝術大師俞振飛,並隨武旦大家張美娟習武,從80年代開始經常到內地演出,在戲曲方面應如何增加兩地合作與交流?鄧宛霞建議:「內地的大師擁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兩地可以共同製作及表演劇目,如2014年國家京劇院邀請我演出京劇《慈禧與德齡》中德齡一角,那是很好的交流,香港政府應該多製造這樣的機會,邀請內地大師來港,將兩地的藝術人才融入同一個表演中,借鏡他們的藝術水平、功夫。」鄧宛霞亦指出,未來將與戲曲中心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合辦、策劃「京崑傳承」計劃,既有公開講坐向觀眾介紹京劇美學及其他知識,同時邀得內地的大師舉辦課程,向新一輩戲曲演員親授唱、念等技藝。

鄧宛霞於2007年巴黎中國戲曲節憑京劇《烏龍院》獲頒評審團特別大獎。

為了讓京崑藝術札根香港,鄧宛霞成立了香港京崑劇場,曾出訪北京、上海、巴黎、悉尼、布里斯本、倫敦等地的大學及在各地藝術節演出,曾代表香港及「京劇」劇種參加第三屆「巴黎中國戲曲節」,而在香港的演出包括慶回歸節目《菊蘭芳襲滿香江》、根據雨果《巴黎聖母院》改編的《大鐘樓》、《烏龍院》等,以京劇方式演繹外國傳奇故事,京劇活動在外國都很受歡迎,表演經常座無虛席,即使在香港的演出,也有一半觀眾是外國人。

鄧宛霞於2010年應邀赴澳洲昆士蘭音樂學院演出。

開闊的國際視野

鄧宛霞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她認為:「香港的優勢是擁有與國際接軌的長久歷史,具備國際視野。我們一直在進行與海外的文化交流,清楚他們的喜好。很多人有刻板印象,以為外國人喜歡的東方舞台表演要有大紅燈籠,又或認為化濃妝就是戲曲表演,我們會選擇適當的切入點,將中國文化忠實地向外國人展現。」典型的京劇舞台只有一桌兩椅,京劇演出者配合音樂及歌唱去說故事,舞台不依靠布景,環境由演員的肢體動作、唱腔、步法去營造,表演者的舉手投足都包含不同意思。鄧宛霞講道:「外國觀眾喜歡『原汁原味』的劇目,不是靠花巧、大製作的背景,而是喜歡傳統美學,當然藝術的質量也很重要。」

鄧宛霞多次獲世界各大專院校邀請以英語講學。圖為她在澳洲國立大學授課。

京崑劇場一直致力進行本地表演及海外的文化交流及輸出,然而在項目的安排上,劇團能力有限,需要政府進一步的籌劃,鄧宛霞表示:「靠民間自發進行表演,很多時候做完一場後,不知道何時再有下一場。劇場已做過不少藝術節及大學表演,再下一步的突破需要長期籌劃,例如由政府資助成立劇團,如香港舞蹈團,才能籌辦更大型、更定期的崑曲、京劇表演,例如西九戲曲中心要加入京劇表演,而不是只有粵劇表演,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認識及欣賞京劇。」香港要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要定立長遠的方針及計劃,推廣傳統中國戲曲文化,本土藝術人才的培養亦需要得到更多重視與支持。

來源:香港商報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