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界慶祝回歸大匯展:生活之美就在光影彩墨中

呂書練

時值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整個七月的慶祝活動非常活躍,進入下半月,另一場規模更大、由香港文化藝術推廣協會主辦的《香港藝術界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大匯展》已於19日啟動,由於是次展覽涉及的藝術領域廣泛,參與人數眾多,分兩場假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廳舉行。

主禮嘉賓為開幕剪綵。(文聯網記者)

首場展出書法、篆刻、國畫和現代水墨畫。次場展覽也於上周五(23日)開幕,展出西畫、攝影、雕塑及陶瓷等,主辦方邀得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香港文聯秘書長彭婕、香港作家聯會永遠榮譽會長貝鈞奇、香港特別行政區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葉永成主禮開幕儀式並致辭。

香港文聯秘書長彭婕在致辭。(文聯網記者)

彭婕在致辭中表示,從她近期出席的一系列慶回歸相關活動,反映香港的文化氣息非常濃郁。「隨着國家把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以及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成立,我相信,香港未來在文化方面會有更多更精采的呈現,香港文聯會和大家一起推動文化交流,把香港的優秀文化引入內地,也把內地好的作品帶進來。」身兼香港足球總會主席的貝鈞奇則為展覽中有不少跟體育有關的作品而高興,他說,「文體不分家,視覺享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需的。」

香港美協秘書長韋勁敏的長洲寫生作品。(文聯網記者)

身兼書畫家的該會會長暨本次展覽負責人劉若儀透露,該會於今年4月已發信邀請藝術家們參與,兩場展覽共展出近800件作品。為配合大灣區交流計劃,今年特別邀請了澳門、廣州、開平和茂名等地的書畫家參展。她期望是次展覽可製造機會讓藝術家們透過作品,互相交流。

聞名遐邇的香港夜景常成為攝影師鏡頭下主角。(文聯網記者)

現場有不少拍了數十年照片的發燒友,幾乎年年參展。家住長洲的梁福喜就充分發揮地利之便,常在家附近的避風塘蹓躂,隨時捕捉特定時光。今年一個大霧天的晨曦,他看到一艘艘漁船吊着燈出海捕墨魚,覺得畫面很美,就即時將之定格,成就了參展作品《寧靜晨曦》。他指着作品不無得意地對筆者說:「你不覺得構圖很美嗎?」

梁福喜和他的《寧靜晨曦》。(文聯網記者)

翟曼菁則和媽媽廖瑞容一起參展,原來她的父親是一位攝影師,更積極參加各類攝影展,尤其是慶回歸相關活動。自小耳濡目染,她和媽媽都愛上攝影,但自知女子嬌小,當職業攝影師難以維生,只好視為業餘愛好。父親去年病逝,為了繼承父親遺志,她今年決定「代父參展」,並說服媽媽一道來。

母女同參展:左為翟曼菁及其作品,右為廖瑞容及其作品。(文聯網記者)

翟曼菁在翻選自己的攝影舊作時,無意中發現這張拍於2012年的照片,照片中右邊舉着相機拍攝的人竟然是父親。她喜出望外,遂決定命名為《雄獅到賀添喜慶》,愛美的媽媽則以《馬灣日落伴彩霞》為名。「我老公常跟我說,不用那麼執着,去到任何地方,只要看到自己覺得美的東西,就拍下來吧。」廖瑞容憶述。

除了攝影師母女,也有畫家夫妻雙雙以油畫作品參展,嶺南派國畫大師趙少昂孫女趙玉華及其畫家丈夫李盛強即是。趙玉華自幼受祖父的影響,對繪畫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她先隨祖父學水墨畫,後來則隨丈夫學油畫,作品多次在香港、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展出。

趙玉華左邊是其作品《荷趣》,右為李盛強的《紫荊麻雀》。(文聯網記者)

此次她以四年前創作的油畫《荷趣》參展,那是她在寫生的基礎上再創作,「我們嶺南畫派是很注重寫生的。」她特別強調。李盛強則獻上花鳥畫《紫荊麻雀》。

程少芝從荃灣城門谷寫生中,以乾粉彩畫了這張她口中的「殘荷」。(文聯網記者)

除了攝影和油畫,現場也有不少陶瓷和雕塑作品,造型趣致,取材獨特,想像力豐富。夏婉冰是一位環保人士,不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環保,更充分廢物利用,以塑料及生活中被人廢棄的物品轉化為素材,創作成藝術作品,並在創作過程中盡量避免碳排放,賦予物料第二次生命。她以中國傳統中的五行──火、水、木、金、土為元素拼貼而成的參展作品,材料就是瓶蓋、硬紙、膠袋等,將環保理念和傳統文化互為融合。

夏婉冰和她的環保藝術品。(文聯網記者)

自稱喜以人物日常生活為創作題材的鄧熾煌這兩件作品名為《防疫‧隔離》,筆者怎看,聯想不起來,站在一旁的夏婉冰過來提醒:你看爬在女人身上和頭上的貓貓?因為防疫,都在家隔離,跟主人的關係更加密切呢。

鄧熾煌的陶瓷《防疫‧隔離》。(文聯網記者)

由此可見,藝術都在生活中,在於你如何發現和品味,但創作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要看你如何發揮創意。在這個全方位、多層面的藝術展上,讓人看到,原來香港有這麼多生活藝術家,他們在營營役役的日常中,並沒有忘記對美的找尋和追求,並樂於與人們分享。

梁妙萍的陶瓷作品。(文聯網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