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重溫系列之三:內地藝術家筆下的多元香港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不但是香港人的大事,也牽動着內地同胞的心。在香港人以各種方式慶祝的同時,內地的藝術家們也拿起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他們印象中或心目中的香港及其新的展望,這些作品並於六月底首先在北京啟動的全國性大型美展「筆墨丹青繪灣區 流光溢彩畫未來」上展出,香港文聯及其屬會中國美協香港會員分會也於7月初承辦了香港站展覽。
這是首次有如此眾多內地藝術家參與,並以香港回歸為主題而進行創作,展覽上116件(組)作品是從2000多幅包括港澳在內的全國各地美術家新作中精選出來,具有相當代表性。為了滿足錯過親臨現場觀賞的讀者,我們特別在早前報道的基礎上再將展品分類編輯,供大家細品,看看內地藝術家們怎樣描繪或想像我們居住的城市。

《香港獅子山》作者、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崔曉東在接受北京《光明日報》訪問時說,「得知能為香港回歸25周年而創作,儘管工作繁忙,我欣然參與。」經研究後,他發現獅子山見證着香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為國際化大都市的艱辛歷程,遂決定以象徵香港精神的獅子山作主題,「我畫的是早晨的香港,着意突出獅子山的氣勢和香港的朝氣。」他說。
《香港新貌》作者周樹勝則向「澎湃新聞網」記者透露,畫中的風景並非全部都為實景,有的地方他曾經遊過、見過,有的是出自想像,是綜合性的創作。他說,圖中的高樓大廈代表香港回歸25年來的變化發展,高速公路則象徵着粵港澳大灣區的連接。
朝氣蓬勃










風情萬種










同心抗疫







灣區展望










堅強後盾






編撰:呂書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