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文字化為創作元素  伊朗當代書藝作品承載歷史與未來

呂書練

中東地區有兩個大國:一個面積最大,一個人口最多;前者是特首李家超上月訪問的沙特阿拉伯,後者則是伊朗。伊朗在西方主流媒體語境中形象不太好,卻肯定它的文化藝術,伊朗電影更享有國際聲譽;而伊朗書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也日益受到重視,伊朗書法家協會跟政府合作制定的「伊朗保護傳統書法藝術的國家計劃」2021年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彙編》。

展覽現場:左為阿拉亞爾‧納傑飛的《重建開儼魔方》,右為伊曼‧薩法伊的《胡同》系列。(香港文聯網)

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的「書藝跨域︰香港及伊朗書藝展」上,伊朗當代藝術家們將其書法融入藝術創作中的跨界作品正是計劃成效的體現。雖然我們不太了解伊朗的歷史文化,更看不懂龍飛鳳舞般的波斯文字,但沒關係,藝術無分疆界,貴在創新;交流志在借鏡,擴闊視野。

由兩位伊朗業內專家Yas Mostashari Chang及Nazila Noebashari共同策劃的本次伊朗書藝展,參與的12位伊朗出生藝術家年齡從40歲到85歲,作品也創作於不同時期,創作素材和體裁多元化,更有多位勇於針對公共議題創作。當中有部份雖然旅居西方國家,卻未曾忘根,創作上都留有母國文字烙印。

共同策展人Yas Mostashari Chang(上圖)和Nazila Noebashari(下圖)。

他們中包括兩位年逾八旬的老一輩藝術家查理斯‧侯賽因‧贊德魯迪和兩年多前逝世的賽亞‧阿瑪賈尼,前者被譽為「伊朗現代藝術先驅」,後者則獲公認為將公共藝術的角色和功能概念化的領軍人物,另有三位女藝術家阿里塔‧沙赫扎德、法納茲‧拉比耶、瑪雅、托洛基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伊朗當代藝術風貌。下面是藝術家簡介及其展品:

查理斯‧侯賽因‧贊德魯迪

查理斯‧侯賽因‧贊德魯迪(Charles Hossein Zendehroudi)於1937年在首都德黑蘭出生,身兼畫家、書法家和雕塑家的他擅長運用字母元素,是最早將阿拉伯書法元素融入繪畫中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早在1960年和1961年分別入選威尼斯雙年展和聖保羅雙年展,並獲頒多項榮譽和國際獎項。現居巴黎和紐約的他對後代藝術家影響深遠。

查理斯‧侯賽因‧贊德魯迪1981年創作的塑膠彩布本《無題(一)》。
查理斯‧侯賽因‧贊德魯迪的塑膠彩布本《無題(二)》(日期不詳)。(香港文聯網)

賽亞‧阿瑪賈尼

1939年出生於德黑蘭一個富裕的紡織商人家庭,賽亞‧阿瑪賈尼(Siah Armajani)於1960年移居美國,並入讀明尼蘇達州的瑪卡萊斯特學院修讀哲學,其雕塑和畫作風格介於於藝術和建築之間,受到民主思想和民粹主義影響,關注公共議題,並以藝術形式表達態度。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他在世界各地推行了近一百個公共項目,作品廣為公共機構收藏,香港M+博物館就收藏其三件作品,包括他於1969年創作的雕塑作品《零和一之間的數字》。

賽亞‧阿瑪賈尼作品一覽。
賽亞‧阿瑪賈尼1960年創作的水墨、封蠟章及繩子布本《爸爸有麵包》。

侯賽因‧瓦拉馬內甚

一年前心臟病發逝世的侯賽因‧瓦拉馬內甚(Hossein Valamanesh)是位跨媒體藝術家,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裝置和錄影,以及公共藝術。1949年在伊朗出生的他上世紀七十年代從德黑蘭藝術學院畢業後,隨即到澳洲深造並留在彼邦發展,曾於1998年獲澳洲理事會獎學金,並曾於2001年在南澳美術館舉行跨年度作品回顧展,近期作品曾在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侯賽因‧瓦拉馬內甚的裝置作品:紙上彩砂板本《淨土》。(香港文聯網)

費雷頓‧奧米迪

現在大學任教的費雷頓‧奧米迪(Fereydoon Omidi)於1967年出生,被視為伊朗戰後藝術家,他認為「速度」會影響人的表現,卻無礙他創作出獨特而優質的作品。他曾說:「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曾參與威尼斯雙年展、G30+巴黎三年展和上海雙年展的他擅長將當代技術結合古典波斯書法創作出充滿未來感的作品。

費雷頓‧奧米迪共有七幅油彩布本《無題》系列參展,圖為系列三。

阿里塔‧沙赫扎德

1958年出生的阿里塔‧沙赫扎德(Arita Shahrzad)曾於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修讀室內設計,並在紐約藝術學生聯盟跟隨理查德‧普塞特‧達特學習繪畫達四年。自1992年起,她獲邀參與在伊朗、意大利、瑞士、美國、埃及、比利時和西班牙等國家舉辦的多個藝術展,並在2017年開始進行關於蘇瑞瓦爾迪 (Sohrevardi)哲學的裝置藝術項目。

Yas Mostashari Chang正介紹阿里塔‧沙赫扎德的數碼印刷紙本《大衛之鎧甲》,右邊為其混合素材作品《戛弗山》。(香港文聯網)
《大衛之鎧甲》(局部)上的波斯文字。(香港文聯網)

伊曼‧薩法伊

伊曼‧薩法伊(Iman Safaei)1982年出生於德黑蘭,體裁多樣,曾舉行多次個展,包括分別於2014年和2017年於德黑蘭Shirin美術館舉行的「大眾化」和「胡同」展覽,以及2016年於Assar藝術館的「10/17」展覽等。薩法伊並榮獲多個獎項,包括2006年第二屆海報排版雙年展季軍、2008年的伊朗平面設計年鑑展「最佳藝術家」獎和2018年第四屆伊朗排版展「最佳藝術家」獎。

伊曼‧薩法伊的金屬作品《胡同》系列。

馬赫迪赫‧帕佐基

馬赫迪赫‧帕佐基(Mahdieh Pazoki)出生於1979年,並在德黑蘭藝術大學取得地毯設計學士學位,自2002年起在傳統領域開展設計工作。她喜歡將鏡子和幾何圖案等傳統元素融入創作中,風格女性化。帕佐基曾舉行過三次個展,包括2002年在伊斯法罕當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於2016年在德黑蘭Shirin美術館的「邊緣與文本」展覽;並曾獲邀參加多個群展,包括於2013年的「伊朗藝術家論壇」和2020年的「一字一句」展覽。

Yas Mostashari Chang正介紹馬赫迪赫‧帕佐基的《角落》。(香港文聯網)

法納茲.拉比耶

女雕塑家法納茲.拉比耶(Farnaz Rabieijah) 1981年出生於德黑蘭,大學主修生物學,後獲德黑蘭帕亞梅諾爾大學植物生物學碩士學位。拉比耶曾開過四次個展,包括先後於2012年和2015年在Shirin美術館舉行過「伊朗」和「心臟循環」雕塑展、由The MINE美術館於2017年舉辦「相切的影響」雙人展中的「旋轉的盤子」版畫展和裝置藝術展、以及由INJA美術館於2019年舉辦的「有關—─」(Re-)展覽。

法納茲.拉比耶的青銅作品《銅品》(上圖)和浮雕雕銅術作品《元》(下圖)。

瑪雅.托洛基安

瑪雅.托洛基安(Mahya Tolookian)在1982年出生於德黑蘭,並在大學修讀平面藝術,其後獲得插畫碩士學位。身兼畫家、書法家及大學教師的她,作品展現出伊朗文字和字母的視覺力量。瑪雅不受傳統書法的規則和規範約束,並一直在創造新穎、更獨特的當代風格。她同時使用各種色彩來創作出抽象的書寫方式,將傳統的書法形式與自身的當代風格相結合。

瑪雅.托洛基安的塑膠彩布本《無題》一和四。

法西德.達沃迪

法西德.達沃迪(Farshid Davoodi)1978年出生於德黑蘭,在蘇爾藝術大學獲得繪畫學士學位,並在伊斯法罕藝術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達沃迪曾舉辦三次個展,包括2014年於Apadana美術館舉行「重生」展覽,以及分別在2016年和2018年於Homa美術館的「從我朋友手中拯救我」和「在字典中尋找盛開的定義」展覽。他2015年同時在伊斯法罕年度繪畫大賽和第八屆伊朗曙光視覺藝術節中獲獎。

法西德‧達沃迪的絲網印刷報紙本《厭倦死亡》(上圖)及同名系列七(下圖)。(香港文聯網)

阿博‧亞蒂蓋奇

1948年在伊朗出生的阿博‧亞蒂蓋奇(Abol Atighetchi)是一位經歷過在美國、英國和法國學習藝術和體驗生活後回到伊朗的藝術家,他同時是法國藝術家之家協會和伊朗藝術家論壇成員。他於1996年回到伊朗開始學習書法並鑽研之。他的創作多為大型作品,他以三一體、庫法體、盤曲體,以及近期的波斯體來呈現當代神秘主義的書法作品。

阿博‧亞蒂蓋奇2011年創作的塑膠彩布本《不談苦難,只談收穫》。(香港文聯網)

阿拉亞爾‧納傑飛

1980年出生的阿拉亞爾.納傑飛(Allahyar Najafi)是來自德黑蘭的藝術家兼詩人,2000年於阿扎德大學獲得平面設計學士學位後,再於2006年在印度的班加羅爾獲得平面藝術碩士學位。阿拉亞爾於2014年在Aaran美術館舉行兩場個展,並獲邀參加多個群展,包括2016年於Rogue Space Chelsea畫廊的「伊朗x古巴:新聞頭條背後」、2016年的Aaran Projects之「出入管制6」、2018 年Ava Center畫廊的「身份認同危機」等。

阿拉亞爾‧納傑飛由143件魔術方塊構成的裝置作品《重建開儼魔方》。(香港文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