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帶你追古溯今探未來 《火星上的虎度門》激發想像

呂書練

音樂是最能撫慰人的藝術,在遇挫受傷時,在夜深人靜時,視聽器材中傳來的樂聲或歌聲,不但可紓緩疲勞和傷痛,更可以滌蕩心靈。而出席音樂會就是一群人在某一個特定時空欣賞同一場演出,分享同一首樂曲,以及由現場互動和環境氛圍帶來的深情體驗。

香港中樂團演繹和推廣中國音樂不遺餘力,但如何落實卻很考心思。傳統藝術代表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能流傳下來的寶貝都是經歷過歲月洗禮,去蕪存菁的。不過,時代在不斷演變,生活環境也在變,人的思想、審美品味更在變,所以,任何傳統留下的技藝也要與時俱進。

沉浸式現場增添了音樂會的可觀性和聽眾的投入感。

上月(3月)欣賞香港藝術節節目《火星上的虎度門》,這種感覺尤其明顯。這是一場結合了中樂演奏、粵曲演唱的音樂會,既帶有對歷史的緬懷、傳統的承載,又對未來充滿想像,再配以沉浸式舞台效果,令人感覺中樂也可以很潮,想聽,想看,更想一探究竟!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以及負責作曲、編曲兼演出概念的香港作曲家伍敬彬顯然想打造一場具嶺南文化特色,並為兼容並蓄的「廣東大戲」(粵劇)再受垂注而鳴鑼開鼓的音樂會。「樂曲不是源自本地,樂器更是來自西方,但粵劇樂師卻能把它們本地化以適應粵劇的藝術需求,只要用廣東的語言填上歌詞,全世界的音樂都可以是廣東音樂。兼容南北,融和中西,我衷心讚嘆及佩服。」閻惠昌在演出場刊寫道。

而由伍敬彬操刀的這場音樂會正是這種觀察和理念的體現,不過,作曲家在從歷史中找尋靈感的同時,也借助藝術科技,把觀眾或聽眾帶進跨時空的特定場域,體驗和感受一台古今融和、樂戲互動的演出。

音樂廳中搭建戲棚的竹架投影。

音樂會以粵劇戲寶、香港中樂團和具代表性的香港大會堂重要活動時間節點來編排演出曲目,並特邀兩位粵劇演員文華、梁非同同場演繹相關粵曲。演出以《帝花女》1957年在香港首演90周年(適逢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最後期限2047年)為時間點,作者根據中國探月工程預計2049年前在月球的南極建立月球科研站而發揮想像力:「相信中國大概在2047年前應該建成能吸納遊客的太空中心」,於是,香港中樂團受邀到月球上的玻璃音樂廳開幕典禮演出,並以此為音樂會序幕。

緊接着的設定年份和場景則是為香港大會堂於1962年開幕而首演的新劇《鳳閣恩仇未了情》折子戲《胡地蠻歌》,作者並將上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美國流行的爵士樂和電影音樂融於粵曲而新編岀《鳳閣恩仇紅磨坊》。由嗩吶領奏的樂音低沉悠揚,營造懷舊氛圍。

文華、梁非同以特邀身份參與音樂會演出。

另一場中西音樂「大兜亂」的是《游龍戲風與卡門》,場景設在1977年的石硤尾大戲戲棚(作者註:戲棚搭建技藝入選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游龍戲風》中的選段《平湖秋月》與西方歌劇《卡門》中的插曲《鬥牛士進行曲》互為交融,曲調輕鬆,歌詞諧趣,充滿生活氣息。

其他演出的新編曲目包括:中樂團1977年創團音樂會演出的《廣東小調聯奏》、1959年在利舞臺首演的唐滌生作品《再世紅梅記》,以及1972年香港世紀暴雨電視賑災籌款演出《胡不歸之慰妻》。最後以《紫釵記》地球首演100周年的2057年在火星太空中心演奏廳開幕演出《火星上劍合釵圓》作結。

粵劇演員文華、梁非同在音樂廳側台的演唱透過投影技術呈現在觀眾前。

整場音樂會除了展現純熟的中樂演奏技巧和重現經典粵劇戲寶外,最大特色就是音樂家以音符表達對未來的關注和幻想,這種想像跟中國民間流傳對上天的祈求不謀而合。在登月成為現實、人類「漫遊太空」排上議程的今日,樂團到太空站開音樂會,將祖先留給我們的美麗傳說、優美樂曲向宇宙傳播,也許就不僅僅是作曲家、中樂團的想像了。

藝術科技在這場跨界跨時空演出發揮了顯著作用,兩位在舞台一側演唱繹經典折子戲的粵劇演員透過投影呈現在觀眾面前,沉浸式現場也令觀眾猶如置身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戲棚或想像中的火星環境中,歌詞文字、相關圖案、特定符號在音樂廳四壁流轉、閃爍……

「虎度門」是粵劇行內術語,指演員出場的台口,只要演員踏出虎度門便得忘卻自我,交出真心去演活別人的故事;從茶館、戲棚到音樂廳,再踏出《火星上的虎度門》,藝術家們的忘我演出也把現場觀眾引入忘我的境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