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藝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潘麗琼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但要做到這點,不能只停留在交流、研討的層面。長遠來說,應該走向深度協作,結合彼此優勢,大灣區才能真正邁向融合。然而,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的人口超過七千萬,要做到三地融合該如何起步?以文化藝術促進灣區城市的融合,未嘗不可。

筆者認為,五月底在西九文化區上演的戲曲音樂劇《冼夫人》和《媽祖》就是成功的嘗試。《冼夫人》講述一千五百年前的嶺南巾幗英雄冼夫人的史詩傳奇。《媽祖》講述媽祖由仙界下凡,不斷和惡浪搏鬥,犧牲自己拯救漁民的悲壯故事。

《冼夫人》(上圖)和《媽祖》(下圖)皆由高志森擔任總導演。(圖片由春天製作提供)

兩齣劇有三大突破,一是結合粵港澳三地精英,取長補短,擦出超水準火花;二是糅合電影、音樂劇和粵劇,創出新品種,創造可持續性演藝發展;三是打破傳統粵劇偏向才子佳人的路向,而是打造恢宏格局,表達現代世界觀和剛柔並重的女權意識,創出灣區文化融合新路向,我有信心,這兩齣劇會成為戲曲音樂劇新經典,鑄造大灣區文化軟實力。

《媽祖》劇照之一。(圖片由春天製作提供)

一、強強聯手  融合灣區優勢

兩個劇目的台前幕後,匯聚粵港澳大灣區精英。幕後大腦是香港殿堂級創作團隊,包括總監製黃百鳴、編劇麥嘉、總導演高志森、填詞鄭國江等。他們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的支柱,至今仍寶刀未老,對於兩劇的娛樂性和通俗性,拿捏到位,故事有愛情和家國,有惹笑、感動、懸疑、武打……絕無冷場。幕前班底則是落戶澳門的紅派傳人蘇春梅,以及廣州粵劇院等,年輕力壯,粒粒皆星。

如此鑽石陣容並非錢能買到。據蘇春梅說,幾年排練不斷遇上經濟困難,最後靠幾百萬商業贊助才能渡過難關,戲曲中心場租由黃百鳴慷慨贊助,麥嘉和高志森在疫情期間多次北上,不斷隔離,換取了香港缺乏的理想綵排條件──長時間排戲,有全組樂隊在現場演奏,逐個音節去改善。

《冼夫人》由紅派傳人蘇春梅(右)和文武生李偉聰(中)領銜主演。(圖片由春天製作提供)

二、突破傳統  創戲曲音樂劇先河  

「戲曲音樂劇」是新品種,集戲曲、舞台劇和電影三大元素,沒有分場,不會落幕換布景,更沒有中場休息,一氣呵成,節奏緊湊,打破傳統粵劇較緩慢長篇的鋪排,即使史詩式波瀾壯闊的劇情,均在二小時十五分鐘內完成,希望吸引年輕人入場。

印象深刻是《媽祖》海難一幕,利用投映,營造出滔天巨浪的電影感,非常震撼。鄭國江填的詞淺白抵死,和傳統粵劇雅致歌詞不同,粵劇做手加入舞蹈編排,小配角都有突出戲分。

《媽祖》劇照之二。(圖片由春天製作提供)

三、言之有物,借古喻今

《冼夫人》故事的跨度很大,由冼夫人年輕時遇上高涼郡太守馮寶,結為夫妻,用愛情化解了腥風血雨的種族矛盾,到中年她多次親身到敵營談判,或領軍上戰場,誓死維護和平,免族人生靈塗炭。老年時因愛孫闖禍,她為免陷入戰爭中,寧願大義滅親……結局卻出乎意料急轉彎。

冼夫人不因驍勇善戰而據地稱王,甚至常勸阻族人摒棄權力慾歪念。她的金句是:「如果要打仗,你就要預備兩副棺材,一副畀(給)敵人,一副留畀(給)自己!」強調戰爭沒贏家。此劇借古喻今,告誡「台獨」分裂勢力妄圖「倚美謀『獨』」,只會令兩岸同胞手足相殘的歷史悲劇再度上演,最終是百姓受苦,外人得利。

《冼夫人》劇照之一。(圖片由春天製作提供)

無論是《冼夫人》或《媽祖》,都以民族魂來說故事,在保留粵劇傳統基礎上大膽創新,縱則承先啟後,橫則聯繫大灣區內頂尖人才,演出感動民眾,傳遞和平興國的重要信息。筆者望政府能撥出更多資源支持戲曲音樂劇發展,以免這創新的表演藝術因為經濟困難無法更好的發展。

來源:香港大公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