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粵劇《帝女花》65周年演出:獨特舞台美顯藝術光芒

潘明珠

 紀念經典粵劇《帝女花》面世65周年的演出,在壯觀的戲曲中心大劇院拉開帷幕。這麼珍貴的戲寶演了65年,魅力長青,如今更融入了現代舞美設計,向觀眾呈現創新的舞台美學。觀此次《帝女花》演出給我很多新鮮且深刻的印象,最突出的是簡約的布景,配合多媒體影像,配搭令人耳目一新;記得小時候跟父母去戲台看粵劇,感覺台上非常明亮,因傳統都是採用「明台」大白光,大佬倌身上鑲滿珠片的戲服,就顯得耀目。

本文作者潘明珠(左)與本次《帝花女》監製葉家寶(中)在演出海報前合照,右為作家潘金英。(作者提供)

不過,隨着藝術與科技融合藝術舞台發展的大趨勢,相信今次製作團隊特意做了藝術加科技的新嘗試,為粵劇藝術的呈現賦予新意和感知,為舞台空間藝術開創新穎的視覺觀感可能性,此劇舞台燈光層次和變化很豐富,例如利用數個簡約的宮殿屋脊布景,置於不同高低的層次,融入光影營造出雄偉景深和莊嚴的大殿氣勢。又以機動裝置移動上朝文武之演員,使場景調動流暢有陣勢,當周世顯入宮覲見崇禎,然後戰鼓頻響,映襯人物角色內心矛盾和戲劇衝突,當崇禎面臨國破家亡而無力挽狂瀾之際,舞台上轉為昏暗的燈光,其光影明暗之布置,使觀眾虛擬進入火燒宮廷之想像意境,鳳閣龍樓成火海,火光紅紅之畫面,令劇情氣氛推至高度緊張;另一場「庵遇」,光影營造風雪中長平與周世顯故侶重逢,互訴衷情,氣氛淒美動人;在通過這些新穎的舞台手法展開劇情,有力帶動觀眾情緒,為劇中人物命運擔憂牽心。

長平公主見清帝的埸景。(主辦方提供)

此外,特別喜歡劇中小生和花旦的形象及戲服設計,飾演周世顯的小生妝容和服飾均十分英氣,而長平公主隱退於庵堂的尼姑裝,到後來的鳳冠紅嫁衣,能配合着角色際遇和情緒的變化,最後一場「香夭」,帶給觀眾的感覺是震撼和優美的,大紅嫁衣在昏暗台上的含樟樹下,以及台上數十典雅小枱燈映照下,把一對新人的淒滲離合心情緊緊交織,當主角唱到「合歡與君醉夢鄉,碰杯夜到鳳台上……」我們觀眾心情已牽動至淚崩了。

光影特效呈現震撼畫面。(主辦方提供)

其實,我們粵劇迷誰不熟知《帝女花》的劇情本事和情節發展?但我們喜愛一次又一次觀賞,仍感津津有味!觀眾就是要看其中獨特的舞台演繹手段,生旦淨丑的唱唸做打,把劇中人喜怒哀樂傳達,得到感情交流和共鳴。任白經典版本當然無出其右,只可於電影舊片重溫,但今次65周年的演出前,特別有心思的是以片段形式展示之任白版經典場面之繪圖,一下子教觀眾回憶當年觀劇之美好印象,別具意義;因為隨即之演出,觀眾可體會以創新舞台手法表達出作品之另一番意趣。從來好劇本好作品之藝術生命,其實就在不斷求變、求新中,且在新時代發展中作出適時回應,藝術的光芒和魅力從而得以延續傳承。

配合演出的展覽展出的相關紀念品。(作者提供)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香港被賦予「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定位。相信像《帝女花》65周年專業版如此出色的演出,把經典文化戲寶推展到新的高度,正是粵劇藝術家為傳承粵劇,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一項重要貢獻,期望《帝女花》下月到澳門演出後,還有機會巡迴大灣區各城市演出,讓更多城市閃動此精彩劇藝的光芒。

(本文作者潘明珠為香港作家聯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香港分會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