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活動|金耀基、林天行、鄧宛霞三人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融合發展

香港書展於7月19日開幕,活動如火如荼,大師雲集,眾多文藝愛好者迢迢而來,在文學與藝術的海洋中拾得瑰寶。7月21日下午,社會學家金耀基兼書法家、京崑表演藝術家鄧宛霞與當代藝術家林天行出席了「書法。繪畫。戲曲——中國文化與藝術」講座,三人帶着他們在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新書,一同就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與發展展開交流,也給聽眾帶來一堂受益匪淺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美學思辨課。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中華書局圖片)

「從傳統到現代」乃金耀基教授畢生研究之主題,其三十而立時所著之《從傳統到現代》為第一本以中文寫作、系統研究中國現代化問題的學術著作,對研究中國社會發展產生持久影響。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作為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之融入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中國現代化道路中不可繞過的重要問題。

談到二十世紀的藝術變革,金耀基指出,二十世紀對於中國藝術而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分界點,中國藝術家面臨了不同的機遇和挑戰。在此之前,中國藝術主要涉及古今問題;而在此之後,則古今中西均有接觸吸收,「這種變化可謂『大幸』。中國藝術文化因此在二十世紀迎來最大範圍的擴大化。這樣的思潮衝突下,也許犧牲了很多中國傳統,但對於文明來說,又是一種新生。」

金耀基著《從傳統到現代:中國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
金耀基指出,二十世紀對於中國藝術而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分界點。(點新聞圖片)

三位融通中外文化藝術的學者與藝術家亦分享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及其藝術成就與中華文化的關係。林天行提到,自己上世紀九十年代去國外看展覽,全場沒有中國畫,走出展廳才發現一幅被掛反了的牡丹畫。金耀基亦認為,過去一百年,中西在藝術上的交流是「傾斜」的,主要是西方文化輸入。但是,隨着時代的轉變,中國不再是「屈辱民族」,認為吃西餐是「大餐」的時代已經過去,人們也不再偏愛「洋貨」,國力的不斷增強增進了文化自信。

作為香港新水墨藝術的代表人物,林天行在傳統中國水墨畫的基礎上,融合西方現代美術思潮,開拓了水墨重彩當代的獨特視野領域。他表示,在多元選擇的背景下,藝術家探索和找到自己的風格非常重要。面對中國傳統和西方現代藝術,需要在不斷學習中探索並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風格。

林天行著《天行之路》。
林天行說,自己選擇最喜歡、最合適的傳統就是好事。(點新聞圖片)

三位講者亦對文化鑒賞、文化教育有一番討論。鄧宛霞認為,在中西傳統中提高自己的藝術鑑賞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不必過早要求他進行美學思辨,或一味強調創新,正確的過程應該是先鼓勵吸收,知道傳統文化藝術為何物,提高鑒賞能力,潛移默化之下,他自然會豁然開朗,產生真正的創新成果。

林天行則舉出生動活潑的例子。他說,兒童繪畫的時候,更偏愛鮮豔的色彩。「兒童作品是自然的,成年人多加一筆都是虛偽。拿畫畫為例,如果專畫一樣東西,每個孩子都會畫得不一樣。」由此可見,藝術教育的關鍵在於:「不要扼殺兒童天性,要注重家庭薰陶。」

鄧宛霞博士是著名京崑藝術家,早年師從京崑藝術大師俞振飛,又曾留學法國、瑞士,她長年在香港及海外發展、推廣京崑藝術,其非同一般的藝術經歷,使其成為一位中外兼修的戲曲工作者。

鄧宛霞著《心·路——鄧宛霞藝術人生文集》。
鄧宛霞認為,藝術家就像海綿,可以吸收各種文化,從而不斷提升藝術眼光。(點新聞圖片)

談到近年來提倡國人文化自信,三位講者均表示,中國文化輸出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應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尤其是金耀基提到:「費孝通先生有一句名言:『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我現在將最後一字改為『美』。」

他認為,中或西,只是一種選擇,傳統的路一直在前行,這是歷史之路。有選擇,也有不斷交融。我們要自信地推動中國文化,並令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美美與共」,從而達到「天下大美」。

三位講者在講座中。(中華書局圖片)

對談之後是藝術表演環節,鄧宛霞為觀眾帶來現場崑曲表演,一曲用崑韻譜寫的《枉凝眉》婉轉悠揚,讓人驚歎傳統唱腔的魅力,贏來觀眾陣陣掌聲。

鄧宛霞現場表演崑曲。(中華書局圖片)

隨後,林天行現場揮墨作畫,金耀基、鄧宛霞揮毫題字,三人共同完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荷花圖,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將活動推向了高潮。講座之後,三位講者與讀者們親切交流,讀者圍着嘉賓久久不願離去。這場文化盛宴給所有的現場觀眾留下了難忘而美好的記憶。

林天行即席作畫。(中華書局圖片)
鄧宛霞正為畫作題字。(中華書局圖片)
三位講者共同完成的荷花圖。(中華書局圖片)

來源:中華書局點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