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兆輝戲寶│文姬歸漢  盡顯家國情懷 

潘明珠

「阮兆輝血汗氍毹70年」慶祝活動於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有多場粵劇戲寶演出,我看了7月2日的晚場《文姬歸漢》,阮兆輝演愛妻情切的左賢王,英氣勃勃,而青年花旦梁心怡飾演的三國才女蔡文姬,造型扮相、舉手投足具才女氣質,演唱入木三分,和阮兆輝(輝哥)很有默契,難怪輝哥大膽起用她擔正印,也反映輝哥為粵劇傳承之心志。

《文姬歸漢》這戲,講述三國時代,曹操為相之後,念及蔡邕寫《漢書》偉大功業未成,無以為繼,故以重金向匈奴贖回其被擄去之女兒文姬歸漢,並由這才女繼承父志,續寫《漢書》,曹操心內其實想文姬書寫時為他歌功頌德,他覺得自己有大恩於文姬,卻不料文姬反應冷淡,原來自以為好心卻誤了文姬的人生;事關文姬在匈奴已嫁給左賢王12年,育有一兒,一旦返漢邦,便終生失去這大好姻緣,與夫及子相隔兩地,永不可再聚天倫。

青年花旦梁心怡飾演三國才女蔡文姬。(圖片:Jenny So)

全劇分六場,主角文姬的戲份很多,由頭擔到尾。其中第二場於匈奴殿,文姬本來高高興興會見身為使節的同鄉好友董祀,一心以為聚舊,聽聽家鄉消息,卻驚聞曹操要她歸漢的召喚。飾演文姬的梁心怡把才女不捨與夫12年之恩情,但面對公義和私情又不知如何抉擇之複雜心情拿揑得恰當,發揮得淋漓,令人亮眼。到了第三場,大局已定,不得不歸漢,主角與夫互訴離情,場面動人,而身為一子之母的文姬,擁著其子、哭成淚人胡兒,唱出無奈及無力挽之慘局,教觀眾聽者大感心酸難過。

這一場講母子別離情,演胡兒(左)的是青年演員梁翠珊女扮男孩。(圖片:Jenny So)

演出後,筆者訪問梁心怡,問她覺得演文姬這個角色最大的困難和挑戰是甚麼?而年輕的她又怎樣掌握演繹文姬和兒子的母子別離情?梁心怡回答有意思,她說雖然自己未曾試過文姬如此複雜的經歷,要演好她確是挑戰,但她預先做了很多資料搜集和閱讀,以尋找類似的感覺,就是面對這樣人生大波動的複雜心情;原來心怡曾於律師樓工作,耳聞目睹許多客戶的人生抉擇故事,她覺得能多接觸不同背景人士的故事,拓闊自己的視野,無形中有助自己演出。她又告訴筆者一個秘密,原來演胡兒的是女扮男孩,這位年青伶人名梁翠珊,其實跟心怡是同齡呢,但二人演母子非常合拍。

第五場:文姬夜訪曹相府。(圖片:Jenny So)

第四場,於大漠歸途,難捨難離;第五場於漢宮夜訪相府及第六場的鬱鬱而終,均是女角的重頭戲,梁心怡充分把這位才華卓越的古代才女演活;她匆匆夜訪曹操府,不畏強權,為友申寃的一幕,盡顯功架,外表弱質纖纖的女子,為正義發聲,發揮出強大力量。筆者曾問梁心怡:「曹操好心做壞事,因觀點角度不是設身處地想到別人情況,你覺得文姫是否偉大? 在於她以族人為先,也盼繼承父志,但不為自己打算,你同情她嗎?還是另有看法?」

心怡回答說,她欣賞文姬,能明白她的內心世界,更佩服蔡文姬的高尚情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在現今社會很少人會做到,通過經典粵劇,可把這精神傳頌。心怡這年輕花旦如是說,令筆者感到她已把文姬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演繹中呢!

梁心怡演繹精於音律的文姬。(圖片:Jenny So)

蔡文姬精於樂曲音律,在同鄉好友董祀的鼓勵下,她將其心意注入樂章,譜成千古傳頌的「胡茄十八拍」。在此劇落幕時,這段蕩氣迴腸的樂曲,使觀眾被當中飽含的家國情懷與凛然大義所打動,為文姬「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勇氣及才情所感動了。

(本文作者潘明珠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