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  文脈永流傳——「2023年兩岸文學交流會」圓滿舉行

8月19日至24日,受中國作家協會港澳台辦公室邀請,來自寶島台灣的24位作家參加了由中國作協主辦,浙江省作協、福建省文聯、福建省作協承辦的「2023年兩岸文學交流會」。在6天的時間裡,40多位兩岸作家結伴而行、共話文學,圍繞「面向未來的兩岸文學交流與創作」主題,開展了一場場深入心靈的交流。

8月20日,兩岸作家期待已久的交流會在杭州正式拉開帷幕。開幕式上,中國作協港澳台辦公室主任張洪斌在歡迎辭中說,此次活動是近年來中國作協組織的兩岸文學活動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參會嘉賓都是兩岸文學創作、出版、研究、評論領域的中堅力量。希望大家在久別重逢、暢敘友誼的同時,面對充滿召喚的新時代,分享各自對兩岸文學交流與合作的寶貴建議和思考。期待兩岸文學界共同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攜手讓文學在新時代煥發嶄新光彩。

兩岸作家在杭州國家版本館外合影。(中國作家網圖片)

浙江省作協副主席葉彤在致辭中表示,浙江是文學富饒之地,悠久深厚的浙江文化孕育了獨具魅力、群星璀璨的浙江文學地圖。兩岸文學具有相同的文化基因,兩岸文學的發展始終得益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哺育,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園。期待各位作家以本次交流會為契機,持續深化兩岸文化文學交流合作。

台灣作家楊渡在致辭中談到,這次聚會是兩岸作家疫情後的首度重聚,難得有這麼多重要的作家來這裡聚首,大家都帶著一種重逢的喜悅。相信通過兩岸作家筆下的文字,兩岸讀者一定可以更好地互相理解,讓心靈更加靠近。

西子湖畔的雙向奔赴

「我對台灣文學的了解,從陳映真、余光中、白先勇、林清玄、蔣勳等老一代作家開始。」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家王旭烽深情回憶了自己與台灣文學的「結緣」,以及自己攜越劇《藏書之家》赴台灣演出的故事。她表示,兩岸作家是「同一個母親孕育的兒女,只要一開口,鄉音就接上了」。這次活動中的台灣作家更加年輕,新的交往必將帶來新的觸動。她期待能讀到更多台灣作家的作品,希望兩岸作家再相遇時,一定要「互相擁抱」。

交流會上,作家們回顧了過往兩岸文學交流的豐碩成果,分享了諸多動人的友情故事,並對未來兩岸文學交流與合作提出了多樣化的建議。兩岸作家共同呼籲在文學出版推廣上加強聯動與合作,為讀者帶來更豐富的好作品,通過青年文學寫作營、作家駐地寫作計劃、文創空間合作等方式,讓文學進入更多年輕人的生活。文學作品應該像美麗的信鴿穿越海峽,讓兩岸讀者參與到一個共同、共通的文學場域中,進一步增進兩岸讀者的心靈契合,讓文學之美成為兩岸人民共同的生活方式。

「2023年兩岸文學交流會」現場。(潮新闻圖片)

在杭州期間,作家們走訪了良渚博物館、杭州國家版本館、浙江文學館、中國美術學院等文化場館。看到5300多年前良渚文化所展示的農耕文明,包括城郭規劃、水田、水庫、玉器製作等方面的輝煌成就,作家們流露出由衷的自豪與感動。在收藏了250多萬冊(件)版本資料的杭州國家版本館裡,作家們為一部部經典在歷史風雲中的滄桑流轉感歎,也為其在當代得到悉心呵護與數字化展示感到欣喜。在正在布展的浙江文學館大堂裡,充滿科技感的新時代文學資料庫、網絡文學成果展示等,給作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國美術學院創始人蔡元培的雕像前,作家們紛紛與這位兩岸學子共同的「老校長」合影。

夜晚的西湖,樂聲陣陣,逐着清幽的燈光,台灣作家們還應「老友」之約來到位於西子湖畔的「純真年代」書吧,與《江南》雜誌主編鍾求是、副主編哲貴和書吧創始人朱錦繡共話情誼。在這裡,鄭愁予、洛夫等台灣作家曾多次舉辦活動,留下了兩岸作家民間交往的寶貴記錄。書店作為作家和讀者的鍾愛之地,也是城市的文化名片,為兩岸作家營造了獨特的交流空間。曾經多次參與策劃書吧活動的台灣詩人、作家顏艾琳表示,因為書的緣故,杭州就好像自己的第二個家,每次回到這裡,就像回家一樣。用心守護這一文學空間的朱錦繡,與海峽另一邊堅守台灣《文訊》雜誌和紀州庵文學森林的封德屏之間又是如此相似,讓人不由得感慨兩岸文學人共同的使命。此情此景,令「80後」學者、台灣聯合大學兼職助理教授涂書瑋十分感動,「暗夜的燈影下,書籍與店內陳設映照出店主對文化事業的堅持,老一輩學人與作家開闢的友誼一定要由我們繼續傳承下去」。

從三味書屋到廿八都鎮

在浙江,台灣作家們走訪了紹興、衢州,與浙江作家共同探尋中華文化的「文脈」。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的魯迅,早已深受兩岸作家與讀者的尊崇與熱愛,紹興也因此成為喜好文學之人心目中的文化符號。作家們駐足三味書屋,在刻有「早」字的書桌前彼此分享當初閱讀《朝花夕拾》的感受。因為曾出現在魯迅筆下,院子裡種植的棗樹也變得具有文學意趣。作家們在院裡棗樹下乘涼、合影,夏末秋初天氣,植被和絡繹的遊人皆充滿生機,魯迅筆下描寫的場景仿若眼前,但又與往昔不同。面對此情此景,封德屏說:「多年讀魯迅,一直想來,終於來了。」

隨後,作家們去往書法聖地蘭亭。行車期間下過陣雨,到達蘭亭時驟雨初歇,已然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竹林掩映、曲水流觴處,兩岸作家隨意地坐在水邊。水中漂浮的酒杯經過時,大家開始詩歌接龍,一邊吟詩,一邊品嘗當地黃酒,共同討論詩歌的平仄韻律,懷想那個「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暮春盛景。

兩岸作家參訪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人民日報海外版圖片,張盼攝影)

台北詩人羅智成談到,中國本就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漢字的單音節、形音義兼備等特點,可以蘊含更豐富的資訊量,因此,很適合詩歌的表達。「近現代開始使用白話文,有些人會覺得,傳統詩歌在現代語境裡顯得有點『隔』,但隔或不隔,是可以由創作者自己去融會貫通的,於我自己來講,我從古典文學裡得到極大的養分,但我也意識到必須跟現代的讀者來溝通、交流,這樣才會有趣。」在墨華亭裡,廖咸浩、羅智成、張期達等台灣作家揮毫潑墨,留下「弦歌不輟」的感悟。

在衢州,兩岸作家們參訪了孔氏南宗家廟、畫鄉余東村和浙江省級對台交流基地——江山市廿八都鎮。孔氏南宗家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儒家文化在此沉澱、傳承了800餘年。廿八都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民間藝術之鄉,建鎮已有1000多年歷史,小鎮只有4000餘人,卻有超過百餘個姓氏,通行11種方言,明清古建築眾多,風格多樣,堪稱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典範。無論是古鎮古風,還是民宿民情、農民畫作,都令作家們流連忘返。楊渡對南孔文化的歷史價值推崇備至,衢州的薏仁酒則讓曾任《幼獅文藝》主編的台灣作家吳鈞堯倍感親切,他說:「一方水土成就一方風華,應該引以為傲,這種酒接地氣、接平民生活,呈現出了一方特色。」當衢州作家余風告訴兩岸嘉賓,這裡未來將打造兩岸文學交流平台,邀請台灣作家駐地創作、舉辦兩岸文學周時,得到了兩岸作家的熱烈回應。

品朱子文化,談共同心願

8月23日,兩岸作家赴福建南平,走訪了諸賢雲集、氣度雍然的朱熹園和考亭書院,在朱子文化的餘韻之中,展開了深入的座談交流。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作家廖咸浩說,縱觀文學史,可以看出兩岸之間彼此不斷產生着非常深刻的影響。比如在日據時期,「五四」對台灣的影響非常明顯,幾位受到「五四」影響而旅居大陸的作家,回到台灣就開始推動白話文運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台灣現代詩對大陸也產生過全面影響,帶動了朦朧詩等詩歌流派的發展,這都是文學史上美麗的交流成果。講好兩岸故事,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塑造具有吸引力的生活風格。兩岸人民之間,心靈的交流最重要,而心靈交流最大的吸引力就來自於生活風格的魅力。

來自台北的作家淩明玉回憶起2017年6月在上海兩岸文藝營擔任駐營導師的經歷,她認為應從文學現場談起,面向未來。「若說我寫小說有甚麼目的,或許就是向世界提問吧。完成一部作品就如同一個解謎的過程,這個謎不只是小說中某個人物的難題,也可能是作者自身的難題。但作者並非將個人的人生困惑一股腦放在創作中,而是拋出小說人物面對問題的過程。」她談到上海作家小白,談到史鐵生的《命若琴弦》和費爾南多‧佩索阿的《惶然錄》,她說:「因為創作小說,我總是與有夢可想的人相遇。最美好的事,往往是文學教會我們的。」

青年散文作家、曾擔任台灣《旅讀》雜誌執行總編輯的鄺介文表示:「此行主題是兩岸文學交流,包括文學在內的所有藝術,本身即自帶交流慾望,每個文學創作者與文學愛好者都在尋找知音。朱熹所寫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在我讀大學時便令我有電光石火之感,使我自覺是他的知音。今天正好拜訪朱熹園,天極藍、極清,真是『天光雲影共徘徊』。旅行與文學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此行因為中國作協及各單位的安排,加上各位受邀老師,各方面都恰到好處,就像一塊塊拼圖,彼此填補、互相契合,最終實現一趟完滿的文學交流旅程。」他期望未來兩岸青年作家能有更多共同切磋寫作技藝的機會,比如由大陸作家指導台灣後輩、由台灣作家指導大陸青年作者,經過集體討論、修改後,最終的作品能結集發表。

台灣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周昭翡、總經理李文吉談到,在兩岸關係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文學交流與創作不僅僅是個人行為,更是兩岸人民心靈交流的重要橋樑,聯合文學將努力成為文學創作交流碰撞的先驅領航者。兩岸文學創作應當具有多樣性和包容性,無論大陸還是台灣,都有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兩岸文學交流需要積極借助科技手段,以應對數字化、互聯網以及AI的快速發展。此外,兩岸文學交流還需要政策和機制的支持,中國作協在文化領域的引導和支持對於促進兩岸文學交流至關重要。可考慮設立專門的基金,來資助優秀作家的交流訪問、創作出版,為文學創作提供更多資源和機會;還可推動建立兩岸文學獎項,鼓勵和表彰在文學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作家作品。「讓我們攜手前行,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文學未來!」

《聯合報》副刊組副主任、作家宇文正表示,希望兩岸文學媒體可以共同策劃推出交流專題。宇文正從兩岸互相影響的「小清新」等文學概念談起,例舉十年前兩岸交流互動的活躍場景,呼籲兩岸文學理念的更多對話與交流。「我相信,真正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人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相互出版、合作一些專題,並以此為探索,我們才可以看到文化在兩岸之間是如何來回激盪的,才可能有更深刻、更多面的理解。期待這樣的交流可以更加頻繁。」

《創世紀》詩雜誌執行主編姚時晴介紹說,《創世紀》創刊於1954年,到明年將滿70年,它應該是目前華人世界裡歷史最悠久的詩刊之一。從洛夫、瘂弦、張默開始,《創世紀》一直都致力於兩岸文學交流。她表示,文學最終的本質,還是希望能夠借由文學,讓這個世界或者我們個人變得更加美好。兩岸在同一個文化脈絡之下,也有各自不同的區域文化或者文學關注點,通過交流,除可以激盪彼此的創作力之外,也可以開闊眼界。

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副教授、詩人楊宗翰從「走入青年」、「走入校園」、「走入版權」三個角度分析了兩岸文學的交流。他認為,兩岸不論以何種形式培育寫作者,都需透過不同環境、不同導師給予的視野及刺激,讓年輕創作者體察生活的不同面向,這是創作的第一步。

台灣作家林黛嫚從吳鈞堯的散文集《重慶潮汐》談起說,文學創作始終在各種潮汐沖刷之下向前挺進。疫情的影響如此,科技發展如ChatGPT改變創作思維亦是如此,唯一不變的是作家的獨特創新。

隨着座談會結束,兩岸作家自發在酒店裡相聚,一起唱起耳熟能詳的歌曲。他們傾情歌唱,在歌聲中互相祝願、表達不捨,共同的愛與鄉愁化為曼妙的旋律流淌在彼此之間。

8月24日,「2023年兩岸文學交流會」在福建南平舉行了閉幕式。閉幕式上,多年見證兩岸文學交流的《台港文學選刊》原主編、學者楊際嵐說,這次交流活動猶如「文化走親」,見到許多舊雨新知。即便素未謀面,聊起文化相關話題也都十分熱絡。以文會友,至真至純。珍惜這樣的遇見,於神州山水間,於華夏文明中。「自從1984年參與創辦《台港文學選刊》,將近40載,最令人欣慰的是不斷遇見許多文壇前輩、中生力量、文學新銳。這種美好的相遇彌足珍貴。」

閉幕式過後,大家乘大巴車赴福州,中途參訪了冰心文學館,一起向這位在讀者心靈播撒愛的種子、深深影響華人文學創作的「世紀老人」致敬。告別的時刻到了,台灣的作家們乘機離開福州返回台北。沒多久,兩岸作家們分別拍下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台北松山機場燈火通明的照片,在微信上互相分享:「俯瞰雲端下的燈火,幾乎沒有渡海之感。兩岸並不遙遠,一起相約明天。」

來源:中國作家網(原刊《文藝報》,作者:宋 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