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現場│維園搭建粤劇戲棚 花燈火龍相映成輝 多項「非遺」共冶一爐

今年的中秋節,香港市民和遊客除了有機會觀賞停辦三年的「舞火龍」活動外,還可以在市區最大的維多利亞公園一次過飽覽多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由康文署主辦的「癸卯年中秋綵燈會」上,歡騰起舞的「大坑火龍」遇上五光十色的花燈,相映成輝,再加上中國戲曲節2023的壓軸環節「太平處處是優場—維園粤劇戲棚匯演」,構成一幅多項「非遺」共冶一爐的珍貴畫面。香港文聯執行會長李秀恒不失時機,按下快門。

花燈是燈籠的一種,花燈與燈籠的製作技術雖有相似之處,兩種卻是截然不同的藝術創作品。在早期,燈籠的主要作用為照明,花燈的主要作用為節日慶典的裝飾品。因此,花燈可以隨性創作,大多數的花燈創作都用焊接骨架來固定台座,造型也就變化萬千。「花燈紮作技藝」和「戲棚搭建技藝」都屬香港非遺清單項目。(四之二)

看花燈的人。
「蝶戀花」可不是傳說(上、下圖)。

中華文化之美盡在不言中。
守着「維園大戲棚」的「花燈人」。
在這裡,玉兔不用搗藥,可盡情玩樂。
中秋節也要「年年有魚」。
各種小動物也被吸引來了。
「非遺辦事處」也搬到月光下的維園了。
各位留意:火龍來啦。
非遺的「香火」可不能斷。
不甘寂寞的「大坑火龍」要到這裡揚威耀舞。
有了火龍的維園,多了一種味道。
此時此刻的月亮。
粤劇不但屬香港乃至國家級非遺項目,更入選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圖為「維園粤劇戲棚匯演」現場。
「戲棚搭建技藝」屬香港非遺清單項目。
維園戲棚入口,有老外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