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美術館新館今日起對公眾開放 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同日亮相

作為深圳「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中首個開工建設、首個完工的專案,深圳美術館(新館)於11月6日正式開館,並於7日起對公眾開放。這座與城市同頻共振的美術館,也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楊樹、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蕾、副市長張華、市政協副主席吳以環等領導、嘉賓,以及來自全國美術界的專家學者、藝術家、科學家、企業界代表參加開幕式。

開館活動共有八個展覽和一個國際論壇,八大開館展分為「在地與多元」、 「跨越與對話」兩個部分,通過專題展、名家邀請展、自主策劃品牌展等內容,用作品展現出一個連結多元感官、具有先鋒性且啟發思考的鮮活的「世界藝術史」,其中備受矚目的是「好夢無由——北京畫院藏日齊白石精品展」。

「好夢無由——北京畫院藏日齊白石精品展」最受矚目。(深圳特區報記者胡蕾攝)

建築先鋒大氣 成為城市新的文化地標

美術館建築作為藝術的「容器」,需要為藝術作品提供契合的陳設空間和方式。它本身的藝術性也成為展覽的一部分,在空間設計和結構的每個方面,都會影響和引導着「觀看」。

深圳美術館(新館)由KSP尤根‧恩格爾建築事務所與築博設計事務所共同設計,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展廳面積兩萬平方米,半室外雕塑展場3900平方米,設置藝術展廳18個,配備典藏畫庫、學術報告廳、藝術圖書室、公教活動空間、藝術餐廳、文創商店以及地下停車場等多功能配套服務空間,達到一流水準。

深圳美術館(新館)的建築外形幾何感強烈,具有強烈的先鋒與時尚氣息。(主辦方提供)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館的建築外形幾何感強烈,具有強烈的先鋒與時尚氣息。展館內的18個展廳各有特色。一樓展廳挑高13.9米,配備活動展板和可移動的液壓展牆,既可以合在一起舉辦大型展覽,也可以分成靈活的獨立空間。全館固定展線加活動展線長達2400米,很多細節充滿人文溫度,方便市民有更好的觀展體驗。

新館是一個綜合立體的城市文化休閒空間。在這一生動、自然又充滿藝術範兒的文化場所裡,市民可以觀展、閱讀、餐飲等等,將藝術融入生活。

館內活動展板和可移動的液壓展牆,既可合併舉辦大型展覽,也可分成獨立小空間。(深圳特區報記者胡蕾攝)

八個展覽+個論壇 立足本土 面向世界

開館展是深圳美術館「新館」的重中之重。從「新傳統」的構建出發,八大開館展覽集中呈現跨越古今中外的近千件經典藝術作品。本次開館展覽由著名藝術評論家、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擔任總策展,王晨、皮道堅、邱志傑、吳洪亮、李軍、陳湘波、覃京俠、游江等專家學者組成執行策展團隊,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盛宴。

市民在深圳美術館新館打卡。(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薇攝)

深圳美術館特聘專家王晨表示,此次深圳美術館(新館)的開館展分為「在地與多元」 和「跨越與對話」兩個部分,涵蓋專題展、名家邀請展、自主策劃品牌展等八個展覽與一個國際論壇活動。「此次開館展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方面是闡述『我是誰』問題,全面梳理深圳美術發展脈絡,挖掘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發展的共鳴點,增強民眾對於城市人文發展的認同感。同時也呈現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所目睹的時代巨變、觀念更新和藝術成就;另一方面,向世界展現『到哪裡去』,即在新時期面對自身文化的特性而開展的一系列具有探索和創新意義的藝術活動。開館展將深圳美術館的全新定位和學術方向有機地串聯在一起,用作品展現出一個聯結多元感官、具有先鋒性且啟發思考的鮮活的『世界藝術史』」。

「互生景觀——藝術科技展法國奧普萊獎深圳首展」現場。(香港文匯報記者胡永愛攝)

「欣欣生意——深圳美術館館藏精品及文獻特展」、「影像時空——深圳美術館館藏影像藝術作品展」、「回望‧先行——深圳美術45年專題陳列展」、「墨韻華光——從嶺南畫派到大灣區當代水墨展」(該展將於2024年1月9日推出)、「好夢無由——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五個展覽,精彩紛呈,匯聚不少大師作品。尤其是齊白石的精品展,不僅展出大師真跡,同時也展出數字化的產品,值得一看。

「印象新生——法國諾曼第油畫寫生與影像展」、「互生景觀——藝術科技展法國奧普萊獎深圳首展」、「鹽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美美與共」藝術科技雅集暨第11届深圳美術館論壇展現出深圳的國際視野。在這些展覽中,莫奈的真跡、酷炫的科技展,以及鹽田千春的作品都成為觀看的熱點。

「鹽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現場。(深圳特區報記者胡蕾攝)

內容多元的開館展也得到不少業內人士的好評。他們認為,開館展「含金量」足。一方面,從全球史觀下,將中外藝術放到整個人類歷史之中進行研究和展覽策劃,展現中外藝術之間的聯繫、交流和影響,通過一系列精品佳作,呈現當今世界最為前沿的藝術探索和創作成果;另一方面,結合深圳城市特點,基於科技創新優勢,突出深圳藝術在中國美術史前沿地位,譜寫新時代藝術發展新篇章。

藝術+科技融合:美美與共藝術科技雅集

學術論壇集中體現出一座美術館的學術高度。新館開館當天,深圳美術館首次推出「美美與共」藝術科技雅集暨第十一屆深圳美術館論壇。

「深圳美術館論壇」是深圳美術館的常設性批評理論研討會,經過前十届的成功舉辦,已成為深圳美術館的學術品牌。在新館開館之際,深圳美術館論壇也華麗升級,第11届論壇與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合作,舉辦「美美與共」藝術科技雅集。

新館開幕儀式現場。(深圳特區報記者胡蕾攝)

此次論壇以「美美與共」為題探討科技之美與人文之光如何結合發展,就中華之美與世界之美的互鑒關係展開深度思想碰撞。諾曼第繪畫協會藝術總監阿蘭‧達皮耶、法國藝術家莫里斯‧貝納永、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等專家學者與英特爾、騰訊等世界頂級科技公司代表,將從各自的專業背景出發,就科技如何改變藝術、科技賦能藝術創作、數字時代的文化發展與產業創新等主題,進行深入闡釋。

這位觀眾正欣賞攝影作品。(深圳特區報記者胡蕾攝)

當日下午兩場的高峰對話分別由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和北京師範大學未來設計學院院長高鵬主持,曼谷雙年展主委會主席阿披南‧珀西亞那達,多維爾方濟各會博物館館長安妮‧瑪黛-瓦什,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澳門大學講席教授、藝術與設計系主任李軍等業內專家濟濟一堂,圍繞藝術與科技話題,共商科技推動當下人文藝術發展的未來。

小即是大,藝術品的價值不以大小分。

每天開放6000個參觀名額 須提前預約

美術館是展示優秀文明先進文化的殿堂,是傳遞人文精神的窗口,也是終身美育的平台。記者了解到,在展覽期間,深圳美術館還將推出系列相關公共教育活動,讓新館成為市民的「美育課堂」。

11月7日乃對公眾開放首日,館內已舉辦了兩場相關講座,分別是由北京畫院美術館負責人薛良主講的「知己有恩——齊白石的師友圈」和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李軍主講的「印象新生——在《日出·印象》的另一面」,之後也會有不定期向公眾開放的講座。需要提醒的是,新館每天開放6000個預約參觀名額,市民可通過深圳美術館官方公眾號預約參觀和提前鎖定講座席位。

來源:深圳特區報(記者尹春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