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選名單今起公示 香港兩人入選

(香港文聯網訊)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今日(2月19日)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選名單公示」,共計958人上榜,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各有兩人入選。香港兩位入選者分別是香港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主席劉錦棠和嗇色園黃大仙祠監李耀輝。

劉錦棠以麒麟舞(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傳承人在「傳統舞蹈」類別獲薦。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已傳承了超過二百年。客家人視麒麟為瑞獸,可以化解煞氣,帶來好運,所以在慶祝農曆新年、婚嫁、祝壽、祠堂開光、新屋入伙、迎賓、太平清醮、神誕等喜慶場合都會舞麒麟。自舞麒麟隨客家群體移入香港後,與本地傳統音樂和武術結合,發展出極具本地特色的造型、步法和套式。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更於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港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主席劉錦棠早前接受媒體訪問。
香港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舞麒麟。圖為師傅們正排練舞麒麟。(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圖片)

李耀輝則以港人熟悉的「黃大仙信俗」在「民俗」類別入選。黃大仙信俗初起於浙江金華地區,明清之際傳入嶺南。本港的黃大仙信俗奠基於1915年。1921年嗇色園正式成立,以管理黃大仙祠事務。經過百年傳承,時至今日,黃大仙信仰發展出宗教與慈善結合的特色,在香港以至海外華人社區廣為流傳。嗇色園一直配合社會發展創辦各類社會服務,體現「普濟勸善、有求必應」的精神。黃大仙信俗於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圖片由嗇色園黃大仙祠提供)
李耀輝為黃大仙祠設計之「大仙包容天下」金身雕像、「百周年紀慶」 紀念石去年在嗇色園落成。(圖片由嗇色園黃大仙祠提供)

此外,澳門兩位分別是以「澳門土地信俗」傳承人在「民俗」類別入選的羅盛宗和以「土生土語話劇」在「傳統戲劇」類別入選的飛文基。

而與港澳血緣相親的廣東省則有超過50人入選,其所在的非遺項目包括古琴藝術(嶺南派)、廣東醒獅、粵劇、潮劇、蔡李佛拳、粵繡、涼茶、針灸等,其中現任廣東粵劇院院長兼廣東戲劇家協會主席曾小敏以「粵劇」傳承人入選「傳統戲劇」類別。

曾小敏於去年底在「曾小敏粵劇藝術全國巡演香港站」記者會上。(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該批名單是經材料覆核、專家初評、申報人答辯、評審委員會審議等一系列程序後提出的。公示期自即日起20日。公示期間,對公示物件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可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書面形式向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反映(信函以發送日期郵戳為準,傳真、電子郵件以發送日期為準)。反映情況須實事求是,並提供佐證材料。以單位名義反映的,應加蓋單位公章並提供連絡人及聯繫方式;以個人名義反映的,應署真實姓名、工作(學習)單位、通訊位址及聯繫方式,以便核實查證。凡匿名、冒名或超出公示期限的異議不予受理。

附: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選名單(可用手機對着下圖掃一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