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LGBTQ+的世界:「WOMEN我們」探討女性情感與酷兒能量

藝文場所4月21日起陸續重開,想看展覽的你,不妨把握時間到中環WMA Space觀賞由WMA與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聯合策劃的「WOMEN我們」展覽系列。這場展覽以對話形式分各個章節呈現:第一章由梁凱瑤策展,展示其以2021年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同名展覽為基調的作品,緊接的第二章則邀請一位客席策展人作在地的回應。從女性情感到酷兒精神,「WOMEN我們」邀請大家一起環顧和審視我城潛在的酷兒能量。

展覽現場

2011年,「WOMEN我們」於上海首次舉辦,是當時中國首個探討女性主義和酷兒特質的展覽。它一語雙關地點出以「女性」及「我們」為要旨,代表主體性與歸屬感,聚焦女性主義、性別多元化及性/別平等議題。2021年,中華文化中心舉辦了這個系列的第三屆群展,匯集來自灣區、香港、台灣及亞洲其他地區酷兒及女性主義藝術家的創作,公開肯定對持久安全的實體、以至心理空間的迫切需求,以此滋養酷兒與女性主義創造力和文化的成長。

「女也彳亍」最初的構思是三藩市唐人街的場域回應展覽,希望扣連超在地的LGBTQ+故事和離散情感,這些作品既能體現酷兒的意識、流動與曖昧,更是對抗主流結構的一種觀點。策展人在香港的變奏版本中,則從原本13位多媒體藝術家中挑選了6位的作品。正如策展人所言:「觀眾可以透過作品,去理解我們世界,本質就是酷兒的。」

展覽現場

展覽內外都充滿對普世酷兒、女性自由、滋養和想像的表達。Madeleine Lim的紀錄片《三番參巴醬》(1997),訴說一群第一代新加坡移民女同性戀者,在遷移和逃難之間如何抓緊家的感覺,從而聚焦酷兒的離散經歷。

Madeleine Lim:《三番參巴醬》(1997)

陳漢聲的混合媒介作品《是青春——萬年青》(2020)透過裝置微細的擺動,思考青春與時間和變革的關係,對屏東「玫瑰少年」葉永鋕和其母親作出溫柔的致敬。

陳漢聲:《是青春——萬年青》(2020)

黃孟雯則以出版、錄像和攝影作品《西裝與香花》(2015至今),講述一段反叛和精悍的姊中妹情誼歷史,透過愛戀和解放,細探1960年代一段鑲滿個人情感、同志、女人和島嶼的歷史。

黃孟雯:《西裝與香花》(2015至今)

潘浩欣的攝影系列《入與出》(2014)將女同性戀者的手描繪成一種親密和自主的延伸,不僅反映她們自身,亦投射了其欲望。

潘浩欣:《入與出》

TT Takemoto的實驗性影片《永不知足(致張馬珠)》(2021),以繁複的手製方式臆測1930至1940年代三藩市亞裔酷兒的慾望,體現張馬珠醫生(1889-1959)的風韻和心理。

TT Takemoto:《永不知足(致張馬珠)》(2021)

最後,權希樹的《美暎 “Leymusoom” 金》開啟前往酷兒元宇宙的秘道,提取出抽象的時間概念,合乎禮法的愛情、犧牲、創傷、暴力和家庭關係的界限。

權希樹:《美暎 “Leymusoom” 金》

是次展覽致力呈現「酷兒的心境和狀態」,作品不僅訴說藝術家自身的經歷,更展示一個非二元的世界觀,能怎樣對充斥四周、看似平直和堅固的對立觀點,提出新的問題。

作為LGBTQ+並不是一件小事,它真實地影響著人們對於歸屬感、個人安全和集體自由的理解。彳亍而行,冀盼是次展覽可以成為一股酷兒的動力——流動不定、曖昧不明、柔而不破。

展覽現場

由於疫情持續,大家參觀時請遵守場內的社交距離措施,如未能親身到達,也可按此透過網上VR平台觀賞。

「WOMEN 我們:女也彳亍」

策展人 :梁凱瑤
參展藝術家 :陳漢聲、黃孟雯、權希樹、Madeleine Lim、潘浩欣、TT Takemoto
展期:2022年1月21日至5月31日
地點:WMA Space(中環永和街23-29號俊和商業中心8樓)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7時(逢星期一休息)
*必須提前預約,按此預約
*展覽含有敏感或裸露內容,請參觀人士自行酙酌

來源:橙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