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風物
院體畫廣義上包括了宮廷畫家的繪畫作品以及受到宮廷繪畫畫風影響的繪畫作品,多呈現工整、細膩、繁複、寫實等特點。
在唐朝,宮廷生活成為流行一時的繪畫題材,例如仕女畫,不過仕女畫從宋朝起逐漸脫離同時代女性,轉而描繪古代女性或神話傳說中的女性。宋朝是院體畫發展的頂峰,宋朝統治者多對院體畫發展十分重視,建國之初便建立了翰林圖畫院,專為宮廷及皇室貴族服務,宋徽宗趙佶甚至特別設立畫學,並將書畫列入科舉考試,掀起宮廷繪畫發展的高潮。不過到了元朝,由於政治高壓以及對中原文化的漠視,院體畫發展陷入停滯,直到明清時期,才又取得一定的發展。
談到院體畫就不得不提文人畫了,作為中國古代繪畫的兩條主脈,文人畫和院體畫雖然在藝術風格、表現形式、創作目的上各有側重甚至有嚴重分歧,但二者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例如南宋傑出畫家馬遠的兒子馬麟,其扇面畫《坐看雲起圖》明顯體現了文人畫鼻祖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思想。畫面描繪了主人公斜倚在岸邊的空地上,望向幾乎被濃雲的遠山的安寧閒適的畫面,與宮廷生活相去甚遠,畫面左下角書「臣馬麟」三字,體現其為皇室服務的功能。而在繪畫對應的另一扇面上,則是宋理宗的御筆題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宋理宗將這幅畫賜給文人領袖葉采,以畫傳意。由此可見,院體畫不僅反映了統治者的審美標準,背後或許亦有其政治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