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作聯會長潘耀明:香港要發展成為文化之都,不能缺少文學

2021年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的《港澳專章》,首次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不但凸顯中央政府對香港文化發展的重視,亦賦予香港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下新的使命。

李家超當選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香港要開新篇,文化發展是極其重要的一章。李家超在政綱中就提到要將香港發展成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包括在政府架構層面加強對文體旅遊的總體統籌,制訂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等等。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在接受香港文聯記者專訪時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要將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一個很大的框架和課題,但是這個課題之中,如果沒有文學的參與,那也是缺乏靈魂的蒼白無力的。他指出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想把西九打造成為一個文化中心,但「西九」標榜「文化」 ,卻缺文學。潘耀明代表文學界呼籲新一屆政府給香港文學更大支持及提供更多資源,建立香港文學館,刻不容緩!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為何需要建立香港文學館?

潘耀明指出文學是構成文化的最基礎的元素,文學是原創作的,戲劇、電影等表演藝術大都是改編自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文化藝術的靈魂。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但不是一個文學大都會。世界各大城市都建立自己的文學館,如北京建立了規模宏大的中國現代文學館;在日本,幾乎所有的市鎮都有文學館,文學氣息極為濃厚。在亞洲,日本有3位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決不是偶然的事。

潘耀明指出從港英政府到特區政府,香港文學一直被漠視,好像是一個孤兒。來自社會和政府的資源很少,香港本土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活動長期不被關注,基本上是處於自生自滅的孤立狀態。他曾經做過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顧問,感覺文學方面的資源很少,大部分資源都給了表演藝術。比如管弦樂、交響樂和電影發展等方面給的很多。相對而言,文學方面比例實在太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去香港基本沒有職業作家,只有倪匡可以稱得上是職業作家,他每天可以寫的上2萬字,而金庸這樣的大師都不是。曹聚仁先生那麼有名,他一天不過寫兩千字,作家在香港沒有能力維持生活,香港政府和社會對文學沒有足夠的支持,所以香港的文學都在民間。香港民間有很多文學社團和雜誌,都是由自己籌款自掏腰包舉辦文學活動、籌辦文學刊物,香港文學的空間很小,缺乏推廣和大型文學活動的平台,都是通過其他的職業收入來反哺文學。

潘耀明表示香港作家聯會舉辦活動都是自己籌款,所在的辦公場所也很小。之前請內地的名作家來港參加活動,比如莫言、王蒙、王安憶、蘇童等只能安排在茶樓。蘇童曾經跟人笑談,他說潘耀明經常在很吵鬧的酒樓舉行文學活動、文學講座。

說到此潘耀明十分無奈,舉辦文學活動連一個合適的場館都沒有,只能在亂哄哄的酒樓茶樓,這也是香港文學失血的現象了。

2006年作聯舉辦新春文學座談會,潘耀明(後排右七)與部分出席嘉賓合照。前排左起:胡菊人、鄭愁予、陳文芬、馬悅然、章詒和、吳康民、黃穗良、潘亞暾、曾敏之

香港文學館會為文化香港帶來什麼?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化」成為香港未來發展關鍵詞,潘耀明表示文學館可為打造文化香港發揮重要作用。

文學館不僅是文化人聚腳的地方,還是普羅大眾接受文學教育與人文之美薰陶的地方,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香港文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及與中華文化不可割裂的關係,並透過文學推廣香港的文化,了解香港的社會嬗變及歷史經驗,感受香港的獨特創意與文化品牌。

潘耀明表示十多年前,時任國家文化部部長孫家正訪港時,文藝界與他舉辦座談會,潘先生曾提出建立香港文學館,孫家正善於傾聽,指出建香港文學館建議值得重視。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南來作家比如蕭紅、張愛玲、端木蕻良、戴望舒、許地山等,他們許多代表作都是在香港創作的;與六十年代興起的香港文學潮,後者是本土文學的濫觴,有值得研究的一面。而且也在與世界文學的溝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東西方冷戰時期,香港的文學是非常繁榮的,有非常多的文學雜誌,而且富有特色,因此說,香港這個地方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將不同時期的香港一些文化人,特別是作家,包括他們的活動、經歷、文學創作,進行整理、索引、研究。

潘耀明舉例說,他早前花了一些時間做了一個「香港失落的文化景點」的活動,比如魯迅著名的《無聲的中國》,是在香港婦女會演講過的,這樣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學活動和景點,在香港卻沒有留存,是一個大的遺憾和損失。還有金庸辦公室、李小龍、鄧麗君、蔡元培等歷史名人在香港的遺跡、資料,都沒有留存,這其實都是香港的文化肌理,也是香港發展文化旅遊的憑藉。

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是國際文化交流的窗口,文化形態和文學特色是與眾不同,極具保存和研究價值的。潘耀明指出如果有文學館,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搜集整理搶救更多的文學史料和遺跡,形成一個立體的「香港文學地圖」。

文學館的功能除了廣為收藏的作家手跡、研究資料、整理香港各個時期的文學成果,但在潘耀明看來,這只是其中一個功能。文學館藏還有研究、展示、教育、推廣、保護等功能。

潘耀明舉例說,很多老一輩作家金庸、劉以鬯、曹聚仁等,他們的作品和資料都流傳下來很少,沒有專門的機構去收集他們的資料,也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收藏儲存他們的作品並加以研究,這就損失了很多珍貴的文獻資源。另外留存的文獻,可以說很多都是死的資料,而文化人(包括作家)的口述歷史,是非常珍貴的。趁他們還在的時候,讓他們將身處的時代背景、經歷和創作經驗,以口述形式記錄下來,允稱第一手資料,為以後香港文學的研究提供很好的資料和借鑒。

中國作家協會曾經倡議做香港重要作家的口述記錄,都因為香港這邊缺乏經費支持而不了了之,非常可惜。如果有文學館,就可以搶救很多老一輩作家的珍貴文獻資源,他的文學經歷、創作歷程、手稿等,甚至是還未發表過的作品。例如金庸,他的稿子都是傳真給《明報月刊》,手稿隨手就丟掉了。如果我們建立了文學館,就可以將金庸所有的手稿作品和不同的版本都收集起來,還可以留下他的口述歷史,保留影像資料。那將是留給香港乃至世界的一筆不可複製的寶貴財富。

香港有那麼輝煌的文化成就,那麼優秀的作家,那麼特殊的環境,有那麼多有歷史價值的遺跡,應該早日建立一個文學館,將這些一一妥善保存。

作聯年度文學講座於2021年11月6日在中央圖書館舉辦,潘耀明(左三)為主講嘉賓

設立香港文學館,是香港文學界多年來的願望。香港作家聯會於2004年便率先發起聯署,聯同30多位香港著名作家、學者等文化人一起倡議、並呼籲在香港西九文化區建立香港文學館,可惜遭到拒絕。

如今18年過去,其中發起人包括著名國學大師饒公(饒宗頤),著名學者羅忼烈教授、何沛雄教授,著名作家劉以鬯、也斯、海辛、陶然,著名兒童作家黃慶雲,詩人犁青,香港作家聯會創會人曾敏之,報人甘豐穗等11人已經先後去世。

但文學界仍一直在堅持。潘耀明早前就致信李家超,再度提議在西九文化區建立香港文學館,希望新一屆政府能夠看到這一呼籲的重大意義。

如何推廣香港文學?

香港作家聯會是一個由香港作家、文學研究人士與報刊文化編輯組成的非牟利組織,於1988年1月成立,當時稱為「香港作家聯誼會」。包括曾敏之先生、劉以鬯先生、饒宗頤教授及潘耀明先生等三十一位發起人,憑一腔激情,赤手空拳創立香港作家聯會,在石屎森林的背後,開墾一爿文學的花圃。

香港作家聯誼會自1992年3月起改名為「香港作家聯會」,並致力於增進會員寫作交流活動以及推動香港文學,現有八百多名會員。2011年,作聯在一眾文學愛好者的支持下,在柴灣購置了一個七百多平方呎的永久會址。

明年2023年是香港作聯成立35週年,30多年來作聯作為民間文學團體,自覺肩負起推動香港文學的社會責任,堅持「以文會友」,定期舉辦文學講座、研討會,凝聚了一大批海內外知名文學作家及各地的文學社團,對促進香港與外地的文學交流、繁榮香港的文學創作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潘耀明會長於作聯三十周年聯歡會上講話

香港作為一個商業社會,談文學有點曲高和寡。如何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呢,潘耀明一直在踐行在文學創作中融入旅遊,得到了海內外華文作家和讀者的認可,並於2005年成立「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

兩年一度的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至今已舉行了7屆,接待了海內外100多位著名的作家,經費全部由潘耀明自己募捐。這麼大一個活動,要解決酒店、地點等等問題,沒有政府的支援。文學本應引領香港文化的主流,但卻被人為拋棄了。只有在民間進行。但民間的資源有限。潘耀明說總得有人去做,希望通過旅遊文學帶起香港文學不太景氣的狀態。

以前很多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潘耀明說香港不是文化沙漠,香港的一些文化產品在世界上都很優秀的,但是香港的文化環境像沙漠。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是在2018年,是由廣東省作協倡議成立的,潘耀明也是發起人之一。文學聯盟定期在“9+2”城市舉辦文學活動,在廣東深圳、澳門都舉辦過,但由於缺乏資源,得不到政府支持,一直未在香港舉辦過。

潘耀明表示最近向香港藝發局申請在香港報紙上設立一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學版面,同時設立一個大灣區文學徵文獎,已經獲得藝發局的認同和贊助。文化大灣區離不開香港,香港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香港文學不會因為流行文化的泛濫而被淹沒,沒有內涵的流行很快就會被淘汰,文學是地基,地基牢固文化才有生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