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情常在,南腔北調皆國音 ——記汪明荃與香港中樂團古典詩詞詠唱會
阿姐一襲華服揭開了晚會的序幕,當她邁著緩緩的步伐來到舞台中央,全場掌聲雷動。我坐在文化中心音樂廳二樓靠前位置,在其獨特的穹廬設計中,阿姐宛若站在水中的「洛神」。
伴著悅耳動人的中樂,阿姐首先演繹的是宋代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和蘇軾的《蝶戀花·春景》,曲詞中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經典名句,在阿姐百轉千迴的吟唱中,將對國家和理想的追求之豪邁與對情感的細膩繾綣之描摹有機結合起來,聽罷令人愴然淚下,不僅家國情懷可敬可歎,兒女情長亦可圈可點,任憑誰都抵不過這人世間最真最美的情感。繼而李清照的一曲《聲聲慢》則將一股濃得化不開的離愁充盈在你我心間。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古今第一才女也脫不開的愁思讓人心生悲涼。觀眾時而被希望照耀,時而被愁情別緒籠罩,時而感受金戈鐵馬的氣沖山河,時而體會英雄遲暮的悲愴無奈。在這炎炎夏日被多重意緒巡迴感染,真是一場心靈的宣洩和療愈。
本次音樂會分為上下兩片,第一部分是傳統詩詞吟唱,第二部分是經典影視劇金曲回眸。岳飛的《滿江紅》拉開了上半部分的高潮,聽到動情處,觀眾自發為音樂打著節拍。尤其是聽到「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勾起了現場觀眾對中華民族苦難史和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的強烈共鳴。阿姐說,每一次在國家有難的時候,作為民族脊樑的英雄們都應該站出來,每一個國人都應該站出來,共同面對!的確,熱愛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為國家利益勇往無前是每個時代都亙古不變的永恆主題。
該次音樂會有一個重要的創新點,即關於古詩詞的背景講解、意味闡釋與詠唱同時進行。每一首曲目,阿姐都精心闡明作者的身世和詩詞的涵義,一腔一句一字一聲,伴隨著傳統而悠遠的中樂之聲,緩緩地將現場觀眾帶回遙遠的唐宋明清,帶回那一份對故國的懷緬、對愛人的思念、對精忠報國的情思之中。阿姐的演唱,時而用粵語,時而用普通話,正所謂南腔北調皆國聲,無論哪種語言,都是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古今詩詞歌賦也好,當代影視金曲也罷,都源於一個共同的文化之根,那就是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這不僅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唱會,更是一個聲情並茂、細膩傳情的文化課堂。
下半場,阿姐換了一件紫紅漸變色的紗裙,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像是從天而降的仙子,開始了粵語經典曲目的演繹。尤其是一曲《歸帆》,音色優美,情感深沉地表達了對於戀人的思念。阿姐的成名曲《萬水千山總是情》當然是必不可少的,觀眾伴隨著熟悉優美的旋律,一起拍掌,全場同唱一首歌。
晚會到最後,觀眾意猶未盡。謝幕時,現場幾次掌聲雷動,邀請阿姐返台,一首《勇敢的中國人》又再次將現場燃爆。「令我錦繡故鄉色變,令我嬌美翠湖含恨,望向中國國土,此際浩氣在騰,誓要將我苦難化為悲憤,做個勇敢中國人!」歌聲響起,現場觀眾無不動容,有的打著節拍,有的振臂高呼,有的擊節稱好,連小朋友都喊著「我是中國人!」。阿姐深情地講,我們中國人的特點就是永遠打不死,越是在困難當頭的時候,越是能迎難而上。「熱血決拋抵抗敵人,我萬眾一心哪懼怕艱辛。衝開黑暗,做個勇敢中國人,熱血灌醒中國魂,我萬眾一心哪懼怕犧牲!」面對疫情,面對艱難復甦的經濟苦況,面對反華勢力的打壓和破壞,中國人永不屈服!「我們應該給勇敢的自己唱一首頌歌」,阿姐講。
本次演唱會完全用中樂打造了一場古往今來最特別的音樂盛宴,帶我們回溯歷史、感受當下,讓我們一起感受古人對自我和家國的認知、對理想的追尋,同時反思當下,讓我們更好地回歸傳統,讓「勇敢的中國人」能夠找到重新出發的「歸帆」。
來源:大公網 撰寫:王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