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傾情演繹經典名曲《紅樓夢組曲》、《春江花月夜》

香港中樂團叫座又叫好的「中樂百首精選」音樂會來到第五輯,分別以《春江‧紅樓夢》跟《琵琶行‧天仙配》兩個不同主題,為愛樂者傾情演繹樂團精選半世紀以來演奏過的優秀樂曲,更有「AO歌王」楊立門的朗誦,引領聽眾直達中樂深心處。

閻惠昌:與樂迷攜手欣賞上世紀中樂創作精品

今次兩晚演出均由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擔任指揮。他指出,藝術及中樂發展的長河奔流不息,作品隨時代轉移而遷流變化,舊日新作或成今日經典,更可能增添新意境與氣象。「今次音樂會呈獻樂團精選的合奏及協奏曲,帶給樂迷耳熟能詳的樂曲,與大家攜手欣賞二十世紀中樂創作精品的韻味與意境。」

「中樂百首精選V」海報。

先介紹《春江‧紅樓夢》點題《春江花月夜》跟《紅樓夢組曲》,以景入情,由情入曲,從樂曲中帶領愛樂迷隨着月下波光,走進大觀園一探幽秘。前者原名《夕陽簫鼓》、《潯陽曲》等,後者則於1988年6月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的「香港中樂團六月音樂會」首演。閻惠昌表示,《紅樓夢組曲》是一首他印象十分深刻的樂曲,源於作曲家王立平為1987年大受內地觀眾歡迎的電視劇《紅樓夢》所創作的音樂,香港中樂團委約王以此為基礎創作組曲。「該組曲1988年首演,是我第二次客席指揮香港中樂團,我亦與樂團結下更深的緣分。」

「AO歌王」楊立門與樂團再擦新火花

同樣令閻惠昌印象深刻的,還有第二日音樂會主題的《琵琶行》,有國家一級作曲家、上海民族樂團終身藝術顧問顧冠仁,配搭著名「AO歌王」楊立門傾力演出,以詩入樂。顧冠仁表示:「樂曲試圖用大型中樂團配以朗誦來形象地體現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的意境,音樂古樸、深沉,琵琶領奏的段落生動地再現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藝術形象,音樂發揮了抒情性的功能,把詩詞的意境襯托得更為生動。」

「AO歌王」楊立門的朗誦,引領聽眾直達中樂深心處。

楊立門2012年時與香港中樂團結緣,在今次樂曲中與大型樂團配合,以朗誦體現白居易《琵琶行》的古樸深沉意境,以雄亮聲線朗誦。閻惠昌稱,十分榮幸能邀請楊立門以廣東話為《琵琶行》朗誦,「楊先生多年來為香港社會貢獻良多,且熱心公益,過去和樂團多次合作,每次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他說。

而《天仙配幻想曲》原為雙胡協奏曲,取自黃梅戲《梨園樂魂》中的第八部,更曾多次入選中央電視台「春晚」目曲。閻惠昌表示,九十年代他在台灣地區擔任指揮期間,委約吳華創作,「吳華師從秦鵬章,至今已有二千多首創作問世,代表作《梨園樂魂》在中國樂壇上獨樹一幟。及後我來到香港中樂團時,自然不能錯過大作,再委約吳改編成二胡與革胡雙協奏曲。」

樂團署理二胡首席徐慧負責環保二胡。

該曲由香港中樂團署理二胡首席徐慧負責環保二胡,樂團革胡助理首席羅浚和演奏環保革胡,以《下凡》、《還家》、《慟別》三個樂章,形象地奏出七仙女與董永的故事,依樂器的特性為這段悲歡離合的故事加入豐富的戲劇張力。二胡及革胡兩種樂器可以恰到好處地表現七仙女與董永兩個人物的生動形象,以及他們悲歡離合的故事情節。

徐慧曾在南京,北京,香港,美國舉辦多場胡琴個人獨奏音樂會,並發行過《慧聲慧色》、《花‧月夜》等個人專輯,更與湯沐海、劉文金、何占豪等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合作演出。羅浚和是知名大提琴演奏家丶教育家丶革胡演奏家,其演奏的《天仙配》和《莊周夢》受到媒體高度的評價,四川衛視更以「最為驚豔的演出」來形容。

樂團革胡助理首席羅浚和。

精彩曲目盡顯韻味、意境十足

另外,兩晚演出均以香港作曲家伍敬彬創作的《春頌》掀起序幕。伍敬彬活躍於古典及流行樂界,參與過大量作曲編曲、演奏及音樂總監的工作。《春頌》以激昂歡騰的樂句頌揚春節之始至,描繪萬家萬戶隆重而熱烈慶賀春節之喜,呈現「喜溢龍顏,歡騰黎首」的歡騰景象。此曲起首之旋律,乃以粵音朗讀不同賀年句的音調而譜曲,「燈棚龍鳳起祥氤,喜慶新春巧匠勤,燈明戲美音聲亮,萬紫千紅天下春」,當中隱含着不少賀年名曲,儼如張貼着一幅幅有聲畫的音樂揮春。

其他精彩曲目,包括由樂團嗩吶、管子演奏家秦吉濤與樂隊重新演繹《關山月》。《關山月》最早見於1930年的古琴譜《琴學管見》,1931年刊於《梅庵琴譜》,是山東諸城琴家王賓魯所傳而流傳甚廣的琴曲,經近人配以李白《關山月》詩詞而流行。曲意描寫古代戰年給人們帶來的苦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經閻惠昌與作曲家張鷹編曲,由秦吉濤以管子與樂隊再演繹,曲調古樸蒼勁,令人興古代戍客之苦難情懷。

樂團革胡助理首席羅浚和。

由劉鐵山與茅沅作曲的《瑤族舞曲》,原曲為管弦樂曲,後經已故國樂指揮家及作曲家彭修文配器編曲成為民樂合奏曲。《舞曲》描寫瑤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歌舞場面,第一部分描寫夜幕降臨,人們盛裝打着長鼓,在月光下相聚,高胡的悠閒與委婉,猶如一位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第二部分的旋律時而富有歌唱性,時而節奏跳躍,好像一對戀人邊歌邊舞,互表愛慕之情。第三部分音樂響亮更趨激動,吹管部與樂隊的對答越來越熾熱,彷彿領舞的姑娘與人群越跳越熱烈,推至高峰。

譚盾的民族器樂管弦樂《西北組曲》(黃土地)以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音樂素材為源,高亢、挺拔、自信中亦滲透着苦難的愴然。譚盾緊緊地捕捉着這種氣息,並以動人的旋律和生動的音色, 刻劃出那種爽直而深沉的人情、苦難和歡樂。組曲在全球華人樂團中廣泛流傳、演出,旋即成為最愛大眾喜愛的民族器樂管弦樂曲作品之一。樂曲共分四段:《老天爺下甘雨》、《鬧洞房女、 《想親親》、《石板腰鼓》。

《香港理工大學全力支持 中樂百首精選V》音樂會將於2023年4月28日及29日晚上8時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兩晚節目不同)。一首首耳熟能詳的跨世紀名曲,定讓樂迷細味經典。有興趣者,可參考相關連結://www.hkco.org/tc/Concerts/One-Hundred-Chinese-Music-Classics-Select-V.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