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凱:要利用好大灣區的多元文化資源

香港文聯網編者按: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系列分論壇6月8日在深圳舉行,共分為繁榮文藝創作、文化遺產保護、共建互聯網版權新生態等八大主題。香港文藝界有多位代表出席並發言,包括香港文聯兩位會員分會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鄭培凱和中國作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潘耀明。本網今日先刊出鄭培凱發言,明日再刊潘耀明觀點。

6月8日上午,在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建設人文灣區」分論壇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集古學社社長鄭培凱圍繞「大灣區多元文化融合發展」進行主題發言。鄭培凱在發言中指出,多元文化涉及不同語言、族群、風俗習慣。多元文化的前景應當是融合,而非對抗。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多元文化資源豐富的地方,設立一個文化發展的點,廣邀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優秀華人學者設置工作站、工作坊,這樣對於大灣區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發展會有很大的前景。

在發言中,鄭培凱首先闡述了多元文化的定義。他表示,多元文化在國際學術界有廣泛的討論。鄭培凱堅信多元文化的前景應該是融合,不是對抗,因為中華文明就是一個融合的樣本。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鄭培凱在首届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建設人文灣區」分論壇上。(南方+圖片)

鄭培凱表示,自己早年在台灣求學,歷史教的就是中華文化五千年,黃帝、堯舜、周公、孔子,是一元的,從上而下的,中原文化一直都是中心,是核心,擴散到中國的周邊。但是,最新的考古證據表明,中華文明的源頭並不是單純的從中原擴散,而是多個地區同時發展,然後共同融合。比如大家熟知的良渚文化、河洛文化、三星堆以及近期發現的山東的交春文化等。這些各地的文化,為甚麼變成中原文化獨佔鰲頭?這就牽涉到一個融合的問題。但融合是複雜的,古籍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就是「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所以有的時候是和平,有的時候是對抗,但最後還是要融合,達到和平的結果。

鄭培凱說:「我很高興現在我們講文化強國,就是要讓我們對整個歷史有一個通盤的重新認識,這些知識在我們以後整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會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助於未來中華文化的發展。」

鄭培凱在發言中介紹了西方對於文化衝突與融合的不同討論。比如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強調文明的差異很難改變,這是傳統西方的觀點。這樣的觀點其實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差不多,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其實各種文化之間的討論與對比並不是簡單的事,歐美也有很多論述在批判西方中心論的觀點。工業革命之後,歐美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亞非拉都在向他們學習,但上升到整個文明、整個文化將來的發展,卻並非西方中心可以概括,西方中心論的背後還有一定的政治考量。

鄭培凱說,中華文明就是一個不同文化融合的樣本,包括三星堆文化。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今年10月推出特別展覽「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展品之一:戴金面罩人頭像(商代晚期,公元前十三至公元前十一世紀)。

鄭培凱說:「講回到中國的話,唐朝以後,南方文化受中原文化影響越來越深,這個趨勢其實從秦始皇時代就開始了。其中推動力之一就是統一了文字,畢竟文字的出現讓文明有了質的飛躍。此外還有禮教的完善,結合了中國文明特色的祖先崇拜,使得中國各地的邦國可以融合,所以,中國沒有甚麼上帝、耶穌的故事,這個文明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按照考古學來說,其實,中華文化是多元一體這個說法絕對沒有錯的。它有歷史的過程,這個過程到後來與我們大灣區有關的就是中原文化不斷地流入嶺南,在嶺南又得到了發展。」

進入十六世紀以後,早期的全球化,經過歐洲殖民活動的推動,整個世界都變了。首先是澳門被葡萄牙「借」去,後來又是香港被割讓。鄭培凱表示,其實這些地方的人民並不完全認同殖民者的文化,仍然保留了大量原有風俗,這樣就形成了港澳獨特的文化。在需要向西方學習的時候,由於與西方接觸比較多,這些獨特文化反而成為了優勢。他說:「我們怎麼利用好這些多元文化的資源,其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到了現代,中國仍然面對着多元文化的衝擊,關鍵是如何利用多元文化的資源,中華文明下一步要如何發展一個新的『天下一家』的體系,我們還在摸索中。但大家一定要努力。」鄭培凱說。

來源:深圳《晶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