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凱「書寫斯文」上海展:書法、詩詞、昆曲融匯一體  詮釋中華傳統藝術的審美共通性

書畫現場創作與昆曲念白表演,揮毫奏鳴,春色如許。近日,一場別致的雅集活動亮相上海書展分會場之一「新華文創·光的空間」的核心區域——心廳,書店與明珠美術館貫通相連的多功能複合空間,為於此舉辦的「姹紫嫣紅開遍——鄭培凱『書寫斯文』系列書法展」揭幕。

展覽由上海明珠美術館、新華文創·光的空間攜手《書城》雜誌與新華園,共同策劃。作為「藝文兩棲人」系列展覽的第九期,此次展覽延續文學與圖像的跨界交融理念,將書法、詩詞、昆曲融匯一體。

「姹紫嫣紅開遍——鄭培凱『書寫斯文』系列書法展」現場。

鄭培凱教授是文化史家、書法家、詩人、教育家,著作及編著百餘種,所涉學術範圍甚廣,以文化意識史、文化審美、經典翻譯及文化變遷與交流為主,現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作為「喜歡寫字的讀書人」,鄭培凱幼習書法,喜愛研究戲曲文學,尤其是湯顯祖與昆曲。本次展覽以其新作《昆曲傳承與文化創新》(文匯出版社)的出版為契機,甄選展出近50幅書法作品,包含《牡丹亭》、《玉簪記》、《漁家樂》等經典昆曲曲目中最膾炙人口的唱段,並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等唐宋大家最令人耳熟能詳的詩詞代表作,以及蘇州評彈等多元江南文化傳承。

鄭培凱在書法展上致辭。

談及寫字與昆曲的關係,鄭培凱坦言:「讀書人都要寫字,以前寫字都是用毛筆,寫書法展示了中國讀書人追求的美的境界,展現了他內心的世界,正所謂『字如其人』。我們中國的各種藝術,歷史傳統非常悠久,追求的審美境界都有相通的地方,書法跟昆曲的展現也是一致的。昆曲給我很多啟發,所以,我時常喜歡寫一些跟昆曲曲詞有關的字。」

鄭培凱書法作品。

參與開幕雅集的國畫名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林海鍾與鄭培凱教授亦師亦友,他說道:「鄭老師把他的學問講得特別平實,概括說來就是『書寫斯文』。但其實他書寫的是他的學問,涵蓋他的研究內容,同時又有書法的境界,是非常立體的。」

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梁谷音攜外孫女朱韻霓共同登台,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昆曲裡六旦、五旦、正旦的角色特點,並現場演示她的代表作裡的經典唸白,讓觀眾們在很短的時間裡領略到昆曲的傳世魅力。

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梁谷音(右)攜外孫女朱韻霓在現場表演。

開幕雅集最後的「揮毫」環節,鄭培凱與林海鍾一人寫字、一人作畫,共同揮墨創作將雅集推向最高潮。呼應本次展覽「姹紫嫣紅開遍」的主題,書畫創作的靈感也取自昆曲《牡丹亭》裡杜麗娘遊園開始的一齣,鄭培凱題寫大字「春色如許」,並以小字書寫曲文「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林海鍾畫山水、垂柳與涼亭,滿園春色。

鄭培凱在現場書寫。

新華文創·光的空間、明珠美術館館長、策展人李丹丹表示:「中國書法、昆曲都是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中的項目,與古詩詞一樣是傳統文化中的璀璨瑰寶。透過這個展覽,我們希望讓觀眾領略到多維精妙的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與可以融入日常的別致優雅的審美情趣。」

鄭培凱與林海鍾一人寫字、一人作畫,成就書畫作品《春色如許》。 左起林海鍾、梁谷音、鄭培凱。

開幕講座「書寫斯文——昆曲的審美境界」由鄭培凱圍繞展覽與他的昆曲藝術專著《昆曲傳承與文化創新》展開,邀請觀眾一同感受書法作品背後蘊含的人文情趣與昆曲的審美境界。正如他在書中所寫:「我個人對昆曲發生濃厚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昆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很重要的審美角色,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審美追求在表演藝術領域最精緻的表現;二是昆曲的興衰,見證了這四百年來中國文化由盛轉衰,又重新崛起的滄桑與轉折。昆曲傳承最驚心動魄的一段,真如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裡形容的杜麗娘經歷那般,『生可以死,死而可以復生』。」

鄭培凱研究昆曲著作。

自2017年創立伊始,明珠美術館即自主策劃舉辦「藝文兩棲人」系列展覽,旨在發掘國內與國外優秀的創造者,策劃展出他們跨越文字與圖像的藝術創作,通過獨特的視角與策展理念,展現字裡行間的詩,開啟一次次獨特的有關文字與視覺藝術的冒險。這一系列展覽秉持一貫打破藝術門類間藩籬、走出傳統展覽空間桎梏的策展理念,也因著「展廳」設立在由安藤忠雄設計的「通向天空的被書籍包圍的」獨特場域,其間的藝術展示、書籍陳列、講演活動等等行動,在充滿象徵意義的上下文中,構建起一個獨特的關於文學、藝術、人生與社會的多維立體「劇場」。明珠美術館8樓展廳「重返自然」國際藝術群展同步進行中。

現場一角。

來源:上海文匯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