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三年 「水墨藝博」金秋回歸 借助科技 多角度探討中國水墨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呂書練

由於疫情而闊別三年的「水墨藝博」(Ink Asia)金秋回歸,來自大中華地區約27間畫廊和藝術機構偕旗下藝術家於周四(5日)起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公開呈獻源自中華傳統文化的水墨佳作,傳統技法、創新科技共冶一爐,為觀眾們帶來一場兼具動態流彩的視覺盛宴。

本届「水墨藝博」(Ink Asia)展場空間寬闊。(香港文聯網)

本届藝博一大特色是,主辦方嘗試從多角度探討中國水墨的突破與傳承,除了知名畫廊帶來大師級藝術家傑作外,也採用了互動式展覽及元宇宙沉浸式展覽展示非傳統的水墨作品,充分體現科技發展與藝術創作的密切關係,反映中國傳統藝術的無限可能性,亦助大眾以嶄新形式接觸中華文化的元素,共同推進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展覽入口處。(香港文聯網)

名家與名作

共有來自大中華地區約27間藝廊和藝術機構參展,東道主香港有16間,約佔總數六成,包括成立逾30年、並長期致力於推動兩岸三地及海外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的季豐軒、藝倡、漢雅軒,以及近年活躍的「嘉圖現代藝術」等知名畫廊,展位也較大。外地參展者則有北京6間,台北兩間,上海、深圳和澳門各一間。

所以,相對而言,展場空間較為寛敞,而大部分畫廊也似乎重質輕量,突出名家名作,並集中為一兩個名家在現場舉行個展,收藏家也抓住時機即時決定。其中,嘉圖畫廊為香港美協常務副主席熊海舉辦以《撞彩》為主題的小型個展,展出大小共15幅描繪大自然四季變化的作品,頗受垂青,在預展日下午已售出包括《冬》、《初秋》、《山水印象》、《秋色》等。

「嘉圖現代藝術」呈獻的香港美協常務副主席熊海作品,左起:《初秋》、《山水印象》、《秋色》。(香港文聯網)
熊海與兒子熊輝合作的《繪畫六法-傳移摹寫之十》。(香港文聯網)
另一位香港水墨大師黃孝逵也在現場展示多幅作品,包括大型三屏水墨設色紙本《魂兮歸來》(上圖中)和《龍蛇競》(下圖右)。(香港文聯網)

由香港漢雅軒畫廊呈現的台灣現代水墨大師劉國松作品,右為《宇宙即我心之十九》。(香港文聯網)
季豐軒畫廊藝術家李華弌的水墨、六折日本古董金箔地屏風《逸音寧遠(二)》(2018)。(香港文聯網)
季豐軒畫廊展位的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白明作品《光影之荷》。(香港文聯網)

去年成立的澳門「蓮花藝術」畫廊隸屬以「文化立台」為定位的澳門蓮花衛視。這次攜兩位出身於中央美術學院的名家張子康、馮鐘雲作品正式亮相香港水墨藝博,呈現兩位當代藝術家的最新繪畫實踐與創作。張子康現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曾主持編輯出版各類文學、藝術圖書千餘冊,亦策劃眾多在國內外頗具影響力的大型藝術展覽;現為自由藝術家的馮鐘雲生於北京,早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作品獲人民美術出版社收錄出版於《中國當代名家畫集》,亦獲國內外多家美術館收藏。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作品:《漂》和《凝望》。(林天行提供)
現居澳門的自由藝術家馮鐘雲作品,左起:《一禾貓貓》、《羊》和《新篁》。(林天行提供)

台北的「采泥藝術」則較集中推介畫家鄧卜君和雕塑家李光裕的作品(下述)。根據畫廊負責人現場向筆者介紹,鄧卜君長期以水墨創作,卻不拘泥於唐、宋、元、明的水墨筆畫基礎,畫中的林木山水或者是超乎現實的景觀挪移與多重視點都是他跳脫傳統水墨、自成一格的氣派。尤其他所自創的「搓點皴」成就了現代魔幻水墨語彙,作品也「在奇幻迷離的視感中更超越眼界所見的意象,以超乎現實之境成為迷幻的當代山水意境」。

台北「采泥藝術」的鄧卜君以「現代魔幻水墨語彙」創作的作品,左圖為《天門巖》。(香港文聯網)
鄧卜君另一幅魔幻水墨《古愁‧另境》。

香港Artasus Fine Art則首次向香港及海外介紹上海著名藝術家姜炳清,在現場展示逾30幅不同題材和風格的作品,包括鄉村生活、人物和環保,既有傳統寫實,也有具象抽象。早年師從吳冠中,張一民大師的姜炳清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壁畫系,乃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在中國公共環境藝術領域享負盛譽。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創作的油畫《做泥翁》、《秋日的正午》就獲國家文化部選送至加拿大、奧地利、墨西哥、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展出;2016年創作的中國最大琺瑯鉑金壁畫《春華》落戶上海世博會園區,這次也在同場的「典亞藝博」展區展示《春華》小型版(局部)及部分工藝美術作品。

上海著名藝術家姜炳清和他的兩幅保護地球題材近作:《天坤之象八面風》(左)和《冰與火交融後的靜謐》。(香港文聯網)
身兼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的姜炳清的琺瑯鉑金作品在同場的「典亞藝博」展區展示。(香港文聯網)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名家展位是,由北京雲杪藝術中心介紹的中國老一輩先鋒書法家趙冷月創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多幅榜書作品,包括《一》(1992)、《思無邪》(1992)、《佛緣》、《謙》、《寂然界》等。

老一輩先鋒書法家趙冷月的榜書《一》(1992)和《寂然界》。(香港文聯網)

立體而流動

近年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成為話題,給藝術界帶來新衝擊和想像,主辦方也組織了多項結合了新科技的活動,利用新媒體重新詮釋當代水墨藝術,不但將平面的水墨畫立體化,更借助多媒體表現水墨的不斷幻變。在「未枯山水」環節,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藝術家兼設計師韓家俊以大數據為創作切入點,石頭的紋理隨着大數據而自由流動和組合。以不同的維度方式呈現風格迥異的水墨流彩。

藝術家韓家俊以大數據創造出風格迥異的多媒體水墨作品。(香港文聯網)

不過,對觀眾來說,另外兩個環節或許更有投入感,在「錦墨韶華沉浸式體驗角」,參觀者可以走進特別設計的帳幕內,身臨其境般體驗水墨世界的奇妙,現場還以設置多個「永字八法」為主的互動方式助觀眾了解書法基本技巧;而在「墨動翰宇」,則把傳統水墨畫帶到元宇宙,讓玩家投身風景畫當中。

在這裡,參觀者可身臨其境般體驗水墨世界的奇妙。(香港文聯網)
以「永字八法」為主的互動裝置助觀眾了解書法基本技巧。(香港文聯網)

在另一個「特別展覽」之水墨+項目「影戲」環節,大會邀請9位藝術家展出另類「水墨」作品。巧妙地挪用水墨元素和意念,運用非傳統水墨媒介創作令人耳目一新但又蘊含人文神髓的當代藝術,包括錄像、新媒體、互動裝置、沉浸式投影及結合人工智能的創作等。該項目旨在鼓勵藝術家改革創新,探討水墨藝術的伸延性,並展現各種遊走於水墨邊緣的實驗。

在「影戲」環節,觀眾可以參與創作。圖為澳門女藝術家吳少英的數碼生成互動影像《時光刻痕》。(香港文聯網)
多媒體互動裝置令水墨畫面變幻無窮。這是現居深圳的曹雨西作品《人工智能山水圖》其中4個畫面。(香港文聯網拍攝兼拼圖)

此外,現場還設有「公眾藝術展示」,放置六位名家的藝術裝置,包括位於展場中央、由香港漢雅軒畫廊代理的書畫大師王冬齡多幅《亂書彩屏》和徐龍森的巨型屏風《萬山朝宗》;其他有台北「采泥藝術」旗下雕塑家李光裕的組合裝置《墨幻秘境》、北京「太和藝術空間」代理的廖建華作品《無意圖》,以及香港藝倡畫廊雕塑家李展煇的《山水裝置》和水墨大師靳埭强的四屏《意在山林》,後者以數碼錄影呈現。

上海書畫大師王冬齡多幅《亂書彩屏》放置展場中央。(香港文聯網)
香港水墨大師靳埭强的四屏《意在山林》以數碼錄影呈現。(香港文聯網)

這些作品或立體或流動的,但其靈感和呈現的內容都源於傳統水墨畫,充分反映當代水墨的創新發展。此外,台北雕塑家李光裕以「鏤空」等標誌性技法打開雕塑的封閉結構,形成獨特的「空」的形式、風格與觀念,呈現出一種物我兩忘的「東方空境」,不僅具有美學價值,亦蘊含對當下生命狀態的思考,具有當代的社會意義。

台北雕塑家李光裕的組合裝置《墨幻秘境》。(香港文聯網)
北京「太和藝術空間」呈現的廖建華裝置作品《無意圖》(右),牆上3幅為老赫(吳國全)硬紙質水墨作品。

向前輩致敬

對於一般香港觀眾來說,由大會推介的兩位年逾八旬藝術家朱興華、豐子愷外孫宋菲君的特展值得留意,兩人算是「半路出家」的藝術家,作品題材都是從日常所見,富於生活氣息,可謂「平民藝術家」。各有多幅作品旁邊也在預展日貼上小紅印(售出)。

1935年在香港出生的朱興華早年是一位專業的精神科護士,隨着成長而對藝術產生濃厚興趣,並修讀藝術和設計夜間課程,令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專業(藝術家和護士)集於一身。因此,精神病患者以往常成為繪畫主題,畫中的場景有如民間繪畫般簡樸和充滿稚趣,巧妙地捕捉了這群弱勢者被社會孤立的內心掙扎。退休後,他的創作題材多元化,但都生動描繪香港人及其生活。本次由水墨會呈獻的「向朱興華致敬」展覽精選他於1988至2018年創作的作品,突顯其畫風的演變。

今年88歲的朱興華在現場作品前留影。(香港文聯網)

而由深圳「竹空間」藝廊代理的宋菲君作品則予人似曾相識之感,原來宋菲君是我國已故漫畫大師豐子愷的長外孫,從小和外公一起生活,受其藝術薰陶。但1960年卻聽從外公的建議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在北京工作、生活至今,曾任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光學工程學會高級專家會員。退休之後,為了留住外祖父的藝術風格,這位科學家拿起畫筆,將長輩作品以新的方式詮釋,畫了一組生活氣息濃郁兼具人文情懷的民俗畫,價格也統一每張標價7200港元。

已故漫畫大師豐子愷長外孫、中國科學院前研究員宋菲君重新詮釋外公作品。(香港文聯網)

其他作品欣賞

北京的「伍拾伍號院子藝術空間」2018年曾參展,並向香港觀眾和收藏家介紹旗下9 位藝術家作品,這次也呈現多位當代名家作品,包括陳丹青、沈勤、許靜、劉丹等,其中曾為張藝謀電影《幸福時光》題字和在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擔任書法老師的當代書法家許靜以紅酒代替清水調磨墨水而書寫的「酒書系列」最新作品值得關注。

北京「伍拾伍號院子藝術空間」展位,中央的是劉丹的《花》,其右邊為許靜在疫情期間創作的三幅「酒書」,圖左為沈勤的《仿宋山水》(2018)。(香港文聯網)
1994年成立的台北「羲之堂」畫廊展位,左邊兩幅為吳繼濤作品,遠處4幅為陳建發「太湖石新譯」系列。(香港文聯網)
「羲之堂」八十後藝術家紀冠地的《衣櫃異想》藉由一方衣櫥天地自我想像與世隔絕的獨處空間。(香港文聯網)
北京White Art旗下畫家李娜和她的作品。(香港文聯網)
北京「太和藝術空間」呈現的王躍《自然曲面系列》作品,靈感來自雲南的地湧金蓮。(香港文聯網)
香港天趣畫廊藝術家秦風的《慾望風景》二幅。(香港文聯網)
香港篆刻家馬召其和他的《石頭記》系列作品,融篆刻、攝影和水墨於一體。(香港文聯網)

據悉,疫後復辦的本届「水墨藝博」獲香港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資助,除了在會展中心呈現作品外,還首次結合了橫跨數月的一系列相關活動,包括戶外裝置、展覽巡禮、教育講座等,拓廣當代水墨的視野與疆界。

香港設計師協會副主席高少康創作的毛髮球體裝置「水墨的微笑」是大會設立的六個「特別展覽」之一。(香港文聯網)

與「水墨藝博」同場啟動的還有主辦機構國際藝展有限公司策劃的「典亞藝博」(Fine Art Asia)。這個創立於2006年的國際古董及藝術博覽會,同樣由海外與本地藝廊畫廊及機構展銷,展示不同年代、地區和類型的收藏品,包括古玩、古典傢俱、珠寶、現代及當代藝術,帶領觀眾穿越中西古今。兩個藝博會均展至周日(8日)。

展覽現場一角 。右邊為1991年成立的香港季豐軒畫廊展位。(香港文聯網)
展覽現場一角 。左邊為去年成立的澳門「蓮花藝術」畫廊展位。(香港文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