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登香港舞台 創新語彙展宋代風韻

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創演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自首演以來口碑載道,已巡演超過400場。這個周末,為人熱議的「青綠腰」終於呈現於香港舞台。舞作由「舞壇雙子星」韓真和周莉亞擔任總編導,其靈感來自於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以舞蹈呈現宋風雅韻。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唯一傳世的作品。王希孟18歲時作就此圖,全圖長約12米,高約5米,在令人驚嘆的尺幅中,山巒起伏,江河浩瀚,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畫作在設色和用筆上繼承了傳統的「青綠法」,以石青、石綠等礦物質為主要顏料,被認為是北宋青綠山水畫中的傑作。

《只此青綠》宣傳海報。(康文署文化節目組設計圖)

「美啊!震撼!」韓真如此形容看到畫作時的感受,「我們雖然不是美術專業,但欣賞的時候真的感受到無數首詩湧到面前。層巒疊嶂,層次感如此清晰,用色十分雅致,那一瞬的震撼很難忘記。」而王希孟在18歲的年紀就完成此鉅作,背後的故事也讓兩位主創好奇。「18歲的少年如何歷練到這種程度?他一定是把自己的所有都給了這幅畫。」韓真說。

《只此青綠》兩位總編導韓真(左)和周莉亞。(香港文匯報記者尉瑋攝)

在觀眾心中作一首詩

於是,當二人着手從《千里江山圖》出發編創舞作《只此青綠》時,為作品建構出時空交錯的敘事結構。隨着展卷人,也就是當代文博工作者的視角,觀眾翻開畫卷,也走入畫家希孟的內心,陪伴其經歷繪製《千里江山圖》的寶貴時光。藉由展卷人、希孟和如同畫靈一般存在的「青綠」三個角色三重視角,不僅欣賞到畫中的千里江山,亦與畫作流傳900餘年來的人與事相遇。「這是從當代視角回望文物歷史的歷程。」周莉亞如此說道。

舞劇盡顯中國美學意境。(康文署文化節目組供圖)

韓真回憶道,當時創作時,亦曾擔心舞作的藝術呈現與敘事結構是否能被觀眾接受。「既有信心卻又忐忑,」她說,「有信心,是因為從創作之初,我們就用了自己覺得非常藝術的方式,並沒有迎合,而是希望超越觀眾以往欣賞的慣性,希望作品給予審美的享受和引導而非追隨。忐忑則是因為我們採取了一個不那麼常規的敘事方式。」在她看來,《只此青綠》比起具體的敘事,更為着重意象的營造與展現,舞作將中國繪畫中的「留白」表達在方方面面。「營造出來的享受是要在觀眾的心中作一首詩,而不是一篇議論文或者小說。但這樣一來它的危險性也就產生了,這個時候其實是觀眾給了我們自信。只要你把藝術的水平非常真誠地表達,觀眾就能感受到對話的誠意。」

《只此青綠》展現宋風雅韻之美。(康文署文化節目組供圖)

「青綠腰」實則是「險峰」

《只此青綠》的舞蹈編排在古典舞的基礎上融匯現代舞與當代舞的元素,讓人一見難忘。韓真介紹道,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在舞蹈設計上都有不同的特性。展卷人是當代人,其肢體動作更為生活化;希孟則更多古典氣息,「飾演希孟的張翰不僅學習古典舞,也學習很多民間舞,用很多方式去尋找韻律。他的動作,既有現代的語彙特點,又有傳統古典舞的氣息方式。比如身韻,欲左先右,很多裡面都有一種點線面都在氣息中的方式。」

層次不一的「綠」成為舞劇標誌之一。(康文署文化節目組供圖)

至於女舞者扮演的「青綠」,則在古典意象中再創新。「馮雙白老師對我們的評價是說,以往古典舞的形象多是正面姿態,『青綠』這個角色,是第一次用側面的古典舞姿態。從側面,髮髻、身體到衣服的拖尾,形成了一個非常具有宋代美學特徵的、微微含胸垂目的特點。我們取青綠之意,取山石之形,所以運動方式也借鑑了現代舞的運動方式,去更好地表達山石的棱角和塊狀的感覺,呈現錯落美感。包括女孩子非常瘦削的宋代體態,和現代的舞鏗鏘有力相結合,會產生非常奇妙的對沖感,這也是『青綠』的舞蹈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只此青綠》採用時空交錯式的敘事結構。(康文署文化節目組供圖)

女舞者的很多動作都融入了山石的形象意境,例如雙手合在胸前,聚攏的袖子形成小山形狀;又例如舞者上半身後仰,角度平至幾乎與地面平行,這一高難度動作被網友稱為「青綠腰」,實則在編創中,它的名字是「險峰」。

周莉亞介紹道,在北京舞蹈學院學習時,會發現宋代的舞段很少見,這次創作,為了尋找宋代的韻律以及當時人的氣質姿態,她們找來許多古畫與古代雕塑作參考。「『青綠』也借鑑了晉祠中的一些塑像,比如雙手搭住、腳微開的一種狀態。」韓真補充道。

《只此青綠》以典雅色調呈現《千里江山圖》的曼妙意境。(康文署文化節目組供圖)

整個舞作充滿了宋代文化韻味,簡約舞台、雅致色調,公演以來受到觀眾的熱烈喜愛。而對主創來說,能夠以嶄新的方式將文物意蘊展現在觀眾眼前,如同也成為了《千里江山圖》的遞藏者,將傳統文化的偉岸與深幽不斷傳遞。

《只此青綠》演出資訊

日期:1月6日、7日/下午2點30分、晚上7點30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來源:香港文匯報(記者尉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