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民間祭祖活動目的是向先人表達敬意,多於立春、春分、清明、重陽、秋分及冬至舉行。此外,在每年農曆正月的初一 ...
Tags : 非遺
非物質文化遺產寶慶瓷刻傳承人劉金鐸,30多年來,以刀代筆在瓷器上進行鏨刻、鑿鐫、刻劃……創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 ...
戲棚是地方籌辦神誕、太平清醮或盂蘭勝會時,上演「神功戲」或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其最大特色,就是具備「隨建隨拆」 ...
大坑每年中秋節前後都會舉行舞火龍活動,從最初的驅除瘟疫到現在的民間節慶活動,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2011年,大 ...
大坑火龍文化館將於6月底正式對外開放!大坑舞火龍已有140年歷史,舞火龍已成為大坑每年中秋節的傳統活動,習俗更 ...
香港黃大仙信俗初起於浙江金華地區,從東晉至民國,黃大仙以道教靈仙、救病之神及晴雨之司的形象,成為傳統的神仙信俗 ...
時值葉問逝世50周年,著有《武藝傳承: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的李家文和三聯書店合作推出又一本關於葉問詠春的書, ...